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沐浴国学经典 打造书香校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冬秋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大多是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文化底蕴并不丰厚,孩子受父母、家庭的影响,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相对城镇的孩子有一定的距离。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用什么方式能够让这些孩子变得文明、好学,能够让这所农村小学跟城里的学校拉近距离?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让学生知礼、明礼、懂礼、践礼,成为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应该是教育为他们尽到的最起码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努力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作用,让学生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 国墨书香,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因此我校在环境教育这方面精心构思,让国学的点点滴滴渗透于学校的每个角落和教学实践之中,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点。
  (一)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能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学校充分利用楼层长廊做文章,在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经典古诗文、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二十四孝图、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和学生自己制作的诗文配画、书法、国画、剪纸等作品。书写漂亮的古诗文,吸引着学生们的脚步,这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校的围墙是一条“传统文化长廊”,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上具有重大贡献、重大影响的人物和文化精粹、传统节日等,可谓“上下五千年,浓缩这一廊”。这百米“传统文化长廊”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每逢课间,学生们三三两两驻足观摩、讨论,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古人精神鼓舞自己刻苦学习。
  (二) 让每一个橱窗能宣传,可欣赏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都是宣传“课堂”和展示学校特色的主要阵地。在校门口最显眼的宣传栏里,我们向大家展示的是国学启蒙特色教育掠影和“诵读之星”排行榜,操场东侧的四个橱窗是“国学小书院”的活动展示阵地,教学楼通道的三层橱窗分别展示学生的书法、国画、诗配画作品。我们充分利用好橱窗,增强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的感染力,使橱窗成为展示学生素质特长的有效载体。
  (三) 让每一个教室求创新,展个性
  教室环境是教育孩子的又一重要阵地,我们力求体现班级特色。每个班都以古代诗人来命名,并以此诗人为专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从中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领悟诗人的精神品质。班级中除了诗画、诗文,还辟有诗园来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在如此浓郁的国学氛围中,学生们有的轻声朗读,有的模仿字体,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 让每一种资源可利用,显特色
  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园环境资源彰显我们的国学特色。校门正对面以书本形状展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字样的雕塑,教学楼和综合楼之间的花坛正中心的一块巨石上镶嵌着“博学博爱”的金色大字,花坛葡萄架下(我们称之为对诗廊),悬挂古诗词名句供学生们课余对诗,校园的上下课铃声播放古典优雅的古筝演奏曲……在这充满古诗意韵的书香校园里,国学经典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 多种载体,开展典雅的国学活动
  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国学启蒙教育为基础,积极探索有效途径,通过“读经典”“听经典”“看经典”“写经典”“讲经典”“唱经典”“画经典”“评经典”八条渠道,让学生感受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素养。
  读——我们利用早自修、课前、诵读课、课后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晨读、路读、夜读。诵读形式多样,或轮诵,或配乐朗诵,或游戏中背诵,使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每当晨读钟声响起时,我们的学生在国旗下齐诵中华古诗文,每当经典上课乐曲铃声响起时,我们的学生会自觉进入教室背起古诗文,每当下课路过古诗文长廊时,我们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着中华古代美文。
  听——利用午间时间,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古诗文,供学生欣赏;开设“国学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朗诵、赏析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教师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古诗文诵读作品,让学生聆听、模仿,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看——通过文化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电子屏幕每天以滚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每周一诗”;教室黑板的一角开设“每日一句”栏目,学生上课前总要先读一读、看一看栏目中的古诗词名句。就这样,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写——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还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儿童诗,通过“紫竹园诗会”、手抄报、广播台推荐发表等,给学生们提供抒写生活、抒写感受的舞台,激发学生们创作文学的爱好和欲望,发现培养一批“小文人”“小作家”。
  讲——让学生交流体会,辨明道理,利用“班会课”开设古诗文论坛、讲成语故事、举行古诗接龙赛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国学底蕴的舞台。
  唱——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等古诗词歌曲,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去唱古诗文,或请音乐老师给古诗文谱上好听的曲调,或在游戏中编成歌谣,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
  三、 身正为范,打造儒雅的教师队伍
  要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面对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还必须具备民族文化的素养,如国画、武术、剪纸等艺术。我校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将国学启蒙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校本研讨,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研讨、实践活动研讨、诵读效果研讨等等,形式有公开课教学、论文交流、汇报演出、竞赛评比等。学校不仅请专家来进行指导,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为了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鼓励每位教师练毛笔字,背古诗文,参加以“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古诗文朗诵比赛。
  四、 学文约礼,培养文雅的少年君子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支柱,是我们综合素质的体现。我校强调“礼”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为此学校努力探寻“国学启蒙教育”与学生规范教育的结合点。在常规活动中,我们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为目的,以儒家文化“仁、礼、信、孝”等思想为内容,以调动学生主人翁精神为切入点,从学生对家长、对老师、对同学的言谈举止入手,运用主题班会、板报、演讲会、有奖征文、实践活动评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积极认真地去实践。同时,学校还非常重视《国学启蒙教育读本》的教育功能,设置了固定课时,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定期进行公开课展示,切实把读本融入课堂,充分利用读本中“修身立志”“交友处事”“孝行天下”等古诗词,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变得儒雅大方,学习用心了,发言积极了,生活节俭了,说话文明了,孝敬长辈了,尊重老师了。更多的学生把恭敬谦让、宽以待人、孝敬长辈当成了自觉的行为,真正做到了言有礼、行有规。规范教育得到更多家长和社会群众的首肯,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我校将继续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彰显“国学”特色,丰富校园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浓厚的校园文化成为千石小学亮丽的风景线。
  (浙江省永嘉县千石小学 325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16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