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客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雪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占28.1%,达到1.18亿人。[1]
  通过这条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是中国网民总量庞大。这个总量庞大的群体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交往活动中发生关系并逐渐细分,产生出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群体。这些小群体按照类别被亲切的贯称“×客”,诸多“客”群体构成了网络“客文化”的主体。
  一、网络“客文化”与大学生网民群体
  “客文化”发端于黑客。黑客是最早出现并用来指代网络群体的称呼,也是最早引进中国的网络群体概念。[2]黑客原指那些对计算机有着狂热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乐于追根究底、穷究根源不断发现计算机和网络的人,他们凭借独立的思维模式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创造出自由、开放、个性化的文化理念。黑客之后,由网络技术催生的“客”们层出不穷,于是逐渐出现各种细分类别的“客”们,譬如兴趣爱好型的闪客、拍客;信息共享型的博客、播客、维客;利益合作型的换客、拼客、淘客;生活体验型的忽客、悠客、优客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客”在快速变迁的网络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类群方式、生存与生活方式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形式有了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既是网络文化本身的一种丰富,也是整个文化体系在层次与内涵上的多元与补充,于是形成了其独特的“客文化”。
  “客文化”群体有四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开创性,“客文化”是集开创性与开放性于一体的文化。二是批判性,“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与独特。三是离散性,“客文化”中每个“客”的个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份子,同时“客”的个体会呈现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现实世界)两种形态的分离。四是多角色性,网络群体是一个不断被“窄”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更加速了网络角色多元性的形成,即一个个体可以同时归属不同的群体领域。
  第二是网民群体以青年人为主体。而该年龄段的网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又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全面真实的了解大学生网民上网行为,我们对全国15所高校的15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按照东中西部区域院校均衡、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均衡、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均衡等标准综合选取样本院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27份,有效1427份,有效率为95.13%),100%的受访者为网民,同时高达79.1%的受访者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
  大学生群体有如此高的上网率和在线率,与网络的整体发展情况相一致,即也会成为诸多“客”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时间闲暇,更容易尝试各种互联网应用,网络“客”群体是他们驰骋的天地。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也显示了这个现象
  大学生是网络“客文化”的重要主体,同时,网络“客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网络“客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大学生是网络“客”的主体,这个属性要求大学生本身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开创性为他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空间;批判性有利于他们辩证认识事物,崇尚公平与正义;离散性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私密空间;多角色性让他们更早的认识自我,融入社会。同时,作为网络“客文化”的主体,他们方便的共享信息,快速互动,在建设和谐网络生物链的同时对他们自身也不无裨益。
  另一方面,网络“客文化”的这些特征也对大学生产生了若干负面影响。譬如由于网络媒体缺少传统媒体的过滤程序,提供的信息不够权威,“客文化”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客文化”的批判性训练大学生辩证认识事物的同时,也容易让他们陷入到怀疑社会、怀疑他人的思维漩涡之中;“客文化”的离散性造成大学生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分离,学生真实的想法往往被虚拟的现象所遮蔽,一旦他们的思想出现问题也难以察觉;“客文化”的多角色性赋予大学生多重角色,而他们由于涉世未深,在周旋于各个群体和角色时往往会出现角色扮演的迷惘以至现实生活目标的迷茫。此外,由于网络“客”的群体往往是基于相同或相近的目的组成的,基于对所处“客”群体的信任,每个“群”个体容易接受来自“客”的信息。而一个个体一旦受到群体的信息灌输(譬如一个“客”群被特殊目的的人所控制利用),结果往往比受到单一信息冲击危害性要大得多。
  网络“客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普遍性的,更是复杂和多变的,“客文化”的特征可以是优点,但是如果不加引导,也容易转化为缺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客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二、网络“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利用“客文化”与大学生融合度高这一特性,通过“客文化”外在的表现趋势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客文化”的反馈机制对学生思想的异常及早发现和预警;通过“客文化”的导向功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实施引导和管理。
  (一)“客文化”的外在表现趋势——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大学生是“客文化”的主体,“客文化”的外在表现趋势便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集中显示。掌握了“客文化”的外在表现趋势,便能间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客文化”的开放性和开创性为大学生们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天地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网络之上,学生们可以便捷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同传统的老师自上而下单线收集学生信息不同,网络上的学生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传出者,此时的他们所展现的是“客文化”的个体,他们既可以是博客,又可以是播客,还可以是拍客等等,他们通过日志、视频、图片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所有的这一切成为“客文化”的外在表现,由此可以直观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数据显示,有580位同学选择发布对日常生活的感想和专业、爱好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有621位同学选择发布时政和社会现象评论,有729位同学选择回复和评论别人的内容。数据表明,同学们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以及同他人的交往基本处在一个均衡的位置。由此可知,此种状态中的大学生们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思想状态。
  (二)“客文化”的反馈机制——对偏离轨道的思想实施预警
  “客文化”的预警功能是通过“客文化”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功能的衔接和连续,它的预警是一个连贯和阶段化的过程。首先,学生的思想状况反映于“客文化”,思政工作者通过对“客文化”的研判,将学生思想的思想状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常的思想状况;二是出现异常但对学生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很小的思想状况;三是出现异常且这种异常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状况。
  针对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思政工作者仅需继续观测即可,而无需做更多的干涉。如果随意的发出预警,一则会扰乱预警秩序,影响双方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二则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预警的懈怠,继而有可能会伤害预警的权威性。针对第三个层次,思政工作者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出现异常的前因后果后,可通过相关手段对学生做出提醒,这是直接预警;对于重大的思想异常状况,思政工作者还须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待领导做出反馈后,向学生发出预警,这是程序预警。无论是直接预警还是程序预警,当预警信息到达学生后,学生必然会对预警有一个反馈的结果,这也是预警功能所要注意的观测点之一。
  (三)“客文化”对主体的反作用——引导与矫正大学生的思想

  大学生是“客文化”的主体,大学生们决定着“客”群体信息的同时,“客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大学生和“客文化”的高度融合性,使“客文化”正以空前的渗透力消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客文化”中精华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能鼓励大学生不断前进,其中的糟粕也会引导大学生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应当化静为动,主动出击,积极利用“客文化”对主体的反作用,采取“明引导”和“暗推动”两个渠道齐头并进的方式,合理引导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
  1.“客文化”的明引导渠道。所谓明引导,就是思政工作者和学生都处于明处,思政工作者利用“客文化”直接引导学生。
  “客文化”开辟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广阔天地,很多原本有限的教育方式借助“客文化”的便利性变得异常简单。比如传统的师生交流总会让学生有层级感,学生会有“被老师找谈话”的感觉,而师生一旦成为聊客,老师自然转变为同每位学生地位平等的角色,师生之间平等参与网上交流,交换意见,老师能了解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同时也能在无形中把思想传达给学生。
  2.“客文化”的暗推动渠道。“客文化”的暗推动渠道主要依靠推客的议题设置和网络舆论策划来实现。
  推客有非常强大的推动能力,影响社会舆论,以达到他们的最终目的。炒作网络舆论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动员的新手段”。[3]推客的发展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复杂度和艰巨度,但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和新的思路。可以通过设置正面议题和策划网络舆论来实现。设置正面议题主要是在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客”群体中主动插入正面议题,供大家讨论和交流。越多正面议题的插入,必然能减少或稀释负面议题的影响力。策划网络舆论主要是指制造主流声音,以使大学生接受这种声音。策划网络舆论的一个核心工作是培养“意见领袖”。在网上,人人能说不代表人人所说的都能产生影响。网络民意的核心人群是“意见领袖”,大学生网民更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在学生中间择优培养“意见领袖”,目的是使他们在隐蔽的条件下无形中影响其他学生。
  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着手实施这项工作,例如山东大学组建了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红客”队伍,从各专业教师中选聘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专业学者兼职作网络思政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解决广大师生在网上暴露的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4]
  三、网络“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结合
  网络“客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载体和工具,它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方便快捷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对偏离轨道的思想实施预警、引导与矫正大学生的思想。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有“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比肩的优势,比如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异常状况深入实地做细致的调查,这些方式的效果都是“客文化”的“快餐文化”模式很难达到的。
  “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支持和配合,无法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比如“客文化”中学生个体可以因网络的匿名性发出真实的信息,但是也可能会胡乱发出捏造的虚假信息,如果没有平时思政工作者对学生的了解,便无法甄别信息的真实性,更无法将信息得以运用。再比如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培养“舆论领袖”引导“客”群体舆论,然而如果没有与“舆论领袖”进行线下的交流和沟通,则很可能培养出一个反面的“舆论领袖”来。
  总之,网络“客文化”思政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而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则可以很好的弥补其不足和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把“客文化”思政教育和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坚持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坚持传统经验和网络创新的结合,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真正达到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夏冬梅.网络“客文化”传播与群体过程[J].新闻窗,2009年第2期.
  [2]郑达威.掘客·威客·换客——网络“客”文化的媒介经济[J].传媒,2007年第3期.
  [3]王万玲.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途径的冲击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5年第27期.
  [4]杨文坤,仲铭锦.网络视阈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能力的构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6]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8]中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编.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李雪燕(1978—),女,汉族,湖北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66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