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混龄幼儿”的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臧琴

  摘 要 混龄教育:是指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这在一些
  偏远地区或招收幼儿数比较少的情况下是常见的一种编班现象,这种编班现象也是历史上就有记载的。我个人认为“混龄教育”是有利
  也有弊的
  关键词 混龄教育 个性差异 利弊 促进 二者兼顾
  混龄教育:是指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这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招收幼儿数比较少的情况下是常见的一种编班现象,这种编班现象也是历史上就有记载的。我个人认为“混龄教育”是有利有弊的,有利之处在于:
  一、有利于锻炼不同年龄的幼儿
  这是因为大大小小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或有机会生活在一起,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关系,年龄大的孩子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渐忘掉在家时接受帮助的特殊地位。而小的孩子则会用感激的态度服从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要求,大孩子也不会像父母那样全面包办,他们会要求小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把玩具放进盒子里等。如果不服从,在玩耍时就不让参加。大孩子的“不和你玩”是让小孩子最伤心的惩罚。为此,小的孩子必须“听话”,不敢像在家里那样,以发脾气来要挟大人。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以在交往中得到很有效的锻炼。
  二、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处过程中,大孩子会用语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会通过表情、手势和简单的音调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诵大孩子的话。年幼的幼儿通过模仿年长的幼儿的语言,更快地学会语言,年长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纠正年幼幼儿的错误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从而达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在幼儿的智力发展方面,由于幼儿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接触,年长幼儿的广阔的视野和知识,让年幼的幼儿模仿学习,使年幼的幼儿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幼儿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的,混龄教育的开展,就为年幼的幼儿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机会,也为年长的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
  三、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是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大大增加了产生认知冲突的机率。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体会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想法,有助于刺激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而促进幼儿的认知冲突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榜样,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也不可能按照统一的要求教育每一个幼儿,必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多层次的目标和多层次的可操作的材料。这样就从客观上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进行选择,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需要无拘无束、充满自信的进行活动。幼儿的心情放松后,就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创造和实践中去,更能体验大批成功的快乐,同时成功感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年长的幼儿更愿意和他们分享玩具,在产生冲突时更愿意谦让,享受当哥哥姐姐的乐趣与责任;而年幼的幼儿通过与年长幼儿的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强,也充分感受到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系和激励帮助,从而学会关心他人。这样,一些作为在家是独生子女的自私、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行为和性格得到了纠正,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性格。
  五、混龄教育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情感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拥有区别与以往的角色和地位,幼儿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关系环境,一名幼儿既可以是老师的学生,又可以是其他幼儿的弟弟妹妹或是哥哥姐姐,还可以是同龄人的伙伴。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既让幼儿体验到了对年长幼儿的尊重、敬畏、钦佩或嫉妒,又体验到了对年幼幼儿的爱护或轻视等。
  当然,混龄教育”也存在诸多的弊病:
  (一)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年龄之间的自然差距
  由于年龄的不同,混龄幼儿之间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差距,尤其是能力上的差距,因而就出现一些避免不了的现象。比如:年幼的幼儿向年长的幼儿询问和模仿,而年长的幼儿则要用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年幼的幼儿。这样,年幼的幼儿在做某些事情上就显得力不从心,当担不起等;而年长的幼儿则会停滞不前。就达不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混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
  这时的教师从“教育者”变成了“引导者”,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是一个教育者,孩子们总是跟着老师的教育,做着模仿的动作。而在混龄班级里,孩子们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教具,主动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们不能够单纯地站或坐在讲台上,教孩子们应该做什么,教学同一个内容,而是要在旁边观察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并且记录下来,以便根据年龄差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具或是玩具。
  (三)“混龄教育”引不起全体家长的共鸣
  孩子小的家长不一定乐意接受大孩子对其孩子的影响、管教等,在家长眼里,都是孩子,能多懂什么,还是同龄在一起比较好。而孩子大一些的家长也不乐意让自己的孩子跟比他(她)孩子小一岁甚至是几岁的孩子在一块儿学习和生活,因为这样看起来好像是自己的孩子白长了,也拖了自己孩子的后腿。
  综上所述,我觉得,“混龄教育”的实施的确是要慎重考虑的,当这种教育模式能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发展时就要坚定不移地推广。反之,则要三思而后行。其实,不妨在教育过程中,依旧按年龄编班,分好大、中、小班,以便教育教学中因人而异;同时选定每周的某一时段作为“混龄教育”时间。这样二者兼顾岂不是两全其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72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