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静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诸 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高中音乐教育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其实学会欣赏也正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而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刚升入高中,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具体我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听”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 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 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二)“唱”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 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一节《音乐人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草 原放牧》,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 唱这一主旋律,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三)“想”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的是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通 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视野,这 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第一节中的歌曲《长江之歌》,学生对这首歌已经教 为熟悉,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并且展开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 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四)“说”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 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 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 情感体验和联 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要有老师的讲解,也要有给学生发挥的时间,这样,课堂才能活跃起来。
  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力
  (一)多听音乐作品
  听,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在这最初阶段,或许只是觉得旋律好听,可慢慢听多了,就会 感受到节奏、旋律、音色等的变化和特点,甚至能对音乐中的情感、意境也能有所领会。这 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多听基础上的。
  (二)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欣赏音乐的时候,了解所欣赏乐曲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作品处于什么时代、作者生 平、创作特点、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容。例如在沙皇亚 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时期,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就反映了人民生 活的贫苦,社会的黑暗、动荡不安,预示 1905 年的俄国革命的来临,因此整部作品悲剧性 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
  (三)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 除了听音乐进行感性知识积累外,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 必要的。让学生学习乐理方面的知识,如懂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四)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到达的水平, 某些艺术作品无论从题材 或内涵来说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 只有加强欣赏者的文化修养, 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 要体现的内涵。
  二、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利用不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 我们的欣赏作品往往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或是世界经典作品, 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要听教学欣赏内容,甚至明确表示不喜欢,而缺乏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造成一种尴尬的教学局面。面对这种形势,教师更要镇静,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困境。
  (一)从乐曲本身着手
  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或者是歌剧等,这些离学生的欣赏范围较远, 这时,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表现的内容具体的特点,把注意力侧重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上, 穿插作品创作时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以自己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融入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二)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
  现在的教科书上有许多作品都是名著, 学生对这一类作品并不熟悉, 甚至可以说是从来没听 说过,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并且与本课有关的作品导入。例如,在学习第一节 《草原放牧》时,我们可以用《十里埋伏》作为导入,通过对琵琶在《十里埋伏》中的精湛 演奏, 及对不同演奏技巧展现的不同演奏效果进行粗略讲解, 引发学生对琵琶与交响乐合作 后的效果产生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到协奏曲的欣赏中,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三)运用流行音乐作为“药引”
  由于社会的影响,高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同学偏爱流行音乐, 而不喜欢音乐课上的欣赏内容。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 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的歌名。 虽然这对于我们课堂知识的教授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帮助欣赏作品。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要组织好欣赏教学,就要先从学生 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再加以具体知识的教学,并 运用正确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真正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29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