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论据熠熠生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艳

  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论据的使用,特别是事实论据的使用,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运用事实论据时,缺少艺术性,事例叙写平淡无味,达不到感动人心的效果。 那么,如何给论据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它熠熠生辉呢?这里笔者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一、“排”出气势 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浓缩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使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例如:《要善于纳谏》一文这样写道: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当初楚怀王能听取屈原的意见,又何至于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剧?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戒,又何至于落得个病入膏肓的结局?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这段话中,作者就是选取了贯穿古今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要善于纳谏”,句式短小精悍,但概括力极强,气势如虹,读来让人顿感酣畅淋漓,神盈气足。
  二、“比”出良莠 在论证过程中,适当地选用反面论据,进行对比论证,使人物、事情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使得论证逻辑严密,带有思辨性。例如:在论述“勤能补拙”的观点时作者这样写道: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通过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也就增加了论证的力度。
  三、“喻”出形象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在阐明“以柔克刚”的道理时,运用了这样几个比喻:
  绳子很软,棍子很硬,但世上只有绳子捆棍子,没有棍子捆绳子。
  舌头很软,牙齿很硬,但当牙齿掉完了,舌头依然非常健全。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形象生动,说理精辟,让人信服。
  四、“问”出悬念 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和思考;一方面一咏三叹,使得文章极具节奏感和韵律美,避免单调、平铺直叙,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例如:
  三国往事依旧,昔日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曾让亲密的感情所欺骗,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这段文字,一连使用几个设问句制造悬念,发人深思,节奏明快,富有很强的音乐美。
  五、“引”出厚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准确恰当地引用寓言、生活故事、名人名言、警句俗语、成语典故等既能使文章文采靓丽,更可使议论文说理深刻厚重,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从而赢得读者的青睐。如佳作《两种拍马者》中有这样一段议论:
  这种拍马者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下拍你,往往在只有天知、地知、你(家)知时悄然暗拍,有时给你“雪中送炭”,有时为你“锦上添花”。他们之中最工心计者还有长期打算,按部就班地拍,循序渐进地拍,由缓而急地拍,轻重相间地拍,坚韧不拔地拍,节奏适度,很有章法。他们知道,“石上坐三年,能将石坐暖”,何况人心都是肉长的!至于此类人的战略目标,说来比较简单,或为自己提拔,或为儿女前途,总之要“零存整取”,钓得大鱼,实属拍马界中高人。
  这段文字巧妙地引用成语、俗语和专业术语,具体分析了战略性拍马者的方式、心态和目的,用笔诙谐,说理形象生动,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70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