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语文这一门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特别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积累的方法有:阅读、生活、游历、搜集与交流等,这些方法应在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有所体现,只有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学好语文,应用好语文。
  关键词:积累 阅读 搜集 交流
  语文考卷的分数不完全代表你语文方面的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跟许多其它学科一样,语文这一门学科也不能一蹴而就,它特别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在阿拉伯民间中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一个贫困的牧人与一富人交易,牧人来请教阿凡提,阿凡提告诉了他一个方法:两人协定,牧人每天给富人一万元,而富人第一天给他一分钱,以后每天给牧人前一天钱数的倍数。尽管开始牧人只能负债过生活,一年后富人却发现自己付出的要多40多倍,落得个倾家荡产。我想,积累对语文学习的效果而言也恰如这个故事的道理。因此我认为老师和家长不应目光短浅,光注重考卷上的语文知识。那我们如何应如何积累,积累什么呢?语文是百科之源,体现在理解与表达,语文的应用也同样如是,针对于此,我将从如下几方面来说:
  一、在阅读中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孙洙)”,说的就是不断积累,形成熟练技能的道理。当代作家叶文玲在谈到第一次写作成功的体验时说,“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这些话说出了阅读积累在写作中的至关重要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学生阅读方面作了量的规范,同时也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教师应根据教科书进度对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定期举行诵读辅导讲座,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段、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但需注意的是我们不但要读课内的,还要读课外的;不但要读文学性的,还要读科学性的,历史性的。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包括文章的思想感情,叙述结构,语言特征,词汇使用。这些差异性的碰撞才是激发人思维的创新,开放的催化剂,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与见解。这样,学生的文章才会变得新颖,而非统一地套用某一格式。同时,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发展的潜力。
  二、从生活中累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列举的这些媒介和载体无一不来自生活实际。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早在前几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大语文教育”观点: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科书在编排方面也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这一精髓。义务教育阶段第四学段七年级上册的教科书第二单元编排了一个“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语文”,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要注意吸收和积累社会生活的新鲜用语。教师在指导这项活动时不能把它仅当作一个阶段性的活动安排,而要把它的要旨和方法贯彻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会积累语言。
  我们的身上或身边总在发生着大小事情,还有你的所见所闻都会让你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这是你对生活的感受,也是你对事物的理解体会。这些经验也能帮助你理解别人的文章和写出自己的文章的感情思想。注意生活细节的有心人往往能以小见大,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更强,词汇更丰富,况且日常的语言表达和生活故事很多时候会是文章的一部分。要有效地从生活中积累就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写日记是很好的方法。每天平静下来后把所感所悟记下来,有时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只是生活中领悟到的一个小道理,但最终会积少成多。
  三、在游历中积累
  苏轼因观赏过晴天和雨中的西湖才了到解到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杜甫因来到泰山才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佳句。当一些家长提出困惑,孩子作文写不好怎么办?我会建议在假期多带孩子出外游历,并要求他们把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积累“途径”。试想,只听说过孔文庙的名字又怎样比得上亲身去山东曲阜孔文庙中所能感受到的历史文化气息;只看过几张大海的图片又怎比得上亲身来到海上更能感受澎湃汹涌的力量?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很有道理的。瞧一瞧,走一走,能增长见识,也有机会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有些书本上的内容与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缚就越来越多,成为累赘。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道理。
  四、在搜集与交流中积累
  以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因为有交流就有兼收并蓄,学生花很短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时间远比独自探索的时间要短)积累到了不同的语言信息;有交流就有辨伪存真,在辨析和取舍中的积累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另外,交流活动带来的彼此认同和成功感受,又是语言积累以外的另一层妙处了。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如摘抄笔记、心得体会)等形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这应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中体现。做到这一点,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无论是理解与表达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学好语文,应用好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07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