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人文精神滋润高中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明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作为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人文性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应试教育依然占主流的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的培养仅仅是一种点缀罢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们有必要把语文教学从单纯的字句、词语、概念、篇章的积累中解放出来。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摒弃单一枯燥的说教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落实课堂,在教学中渗透
  叶澜先生曾讲过,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使学生从工具性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境况中来。语文课堂,无疑是培养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媒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他们的身上无不凝聚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学《归园田居》,让学生领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节操;学《短歌行》让学生感受时不我待、建功立业的雄心;学《赤壁赋》,让学生体悟旷达超脱的人格理想……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学生精神的滋养是毋庸置疑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情操,这种渗透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成长,在成长中走向成熟!
  二、立足课本,在阅读中熏陶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本,本身就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芒。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感悟。
  记得在一次阅读后,大家分享阅读体会。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读了李清照的《声声慢》,文中所弥漫的家国之痛飘零之苦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然而更让我震撼的却是在万方多难中,一个弱女子始终坚守的那份尊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一声呐喊,时隔千年,依然掷地有声!”说到此处,班上响起了一阵掌声。我想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不仅感动了她,也让班上所有学生在以后面对艰难挫折时,必然会想起李清照的坚毅和勇敢;当他们难以自立时,他们也必将会像李清照一样坚守自己的尊严。
  通过这些教学实践,让我明白了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所受到的精神洗礼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讲述要强。在阅读中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去丰富生命的内涵,再完成生命的体验。
  三、注重积累,在背诵中提升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不仅节奏鲜明,富于美感,而且凝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充分认识诗歌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地位和作用,让诗歌的教与学回归到人文精神的绿洲中来,让学生在诗歌中更充分地感受、欣赏、濡染到真善美等人文精神。
  在课堂上,我会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用音乐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感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商隐的《锦瑟》等名篇,让学生以画画形式来感知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卷中6分的诗词默写以及11分的诗歌鉴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诗歌教学,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魅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滋润了他们健康的心灵。
  四、拓展迁移,在写作中强化
  写作,不仅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品质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关注社会现实。
  成语“竭泽而渔”,“网开一面”,《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如山林”,这些都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合实际,再让学生去搜集当代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环保新认识、环保新方法等,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对环保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样才让学生去动笔写作。这样做,避免了以往教师命题、学生应命而作的弊病。
  此外,我还引进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例如,针对目前社会上热议的助人为乐者是否应该索取报酬一事,我们应如何理解利益的驱使和感情力量呢?这些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写作的热情。
  培养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在尊重人性、张扬个性的时代潮流中,让我们以人文滋润课堂,让人文照亮学生的心灵,用人文为学生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高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11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