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得月 刘得亮 李广前

  作业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作业设计减负学生小学生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作业设计得恰当,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和影响,小学数学作业已成为压在小学生身上的沉重负担,不仅严重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人才在下一世纪竞争能力的需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从课改精神出发,优化与创新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作业的手段追求多角度、多感官,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开放中创新。在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形式,优化和创新了数学作业的设计,并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走进课本,架起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高速路
  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课本知识,作业布置必须要立足于课堂实际。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完成作业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作业布置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完成作业效率的下降。
  二、课堂提问,串起与学生沟通的“金线”
  1.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抓住时机,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提出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疑问永远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学识水平的限制,所提出的问题有时不科学、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但只要他们能质疑,就已经表明他们已经开始思考问题,将要有所创新。此时,我们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提出便于学生接受,能主动引发他们思考讨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在“碰壁”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3.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出能引发联想的问题。上课时放手让学生提问、自由活动,打开他们积极探究问题的思路。表面看来太浪费课堂上的时间,实际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他们的大脑在积极地思考。虽然最初只有极少数同学能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时特别需要教师有耐心。给学生“质疑”的环境、“怀疑”的机会,从而引发联想。以后就会发现学生提问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的学生把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带到课外去探究。
  三、作业设计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现在根据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新的作业设计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和学习,获得全面的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谁督促,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甚至废寝忘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数学作业设计趣味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数学要求。如学了图形的认识后,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将拼出的图形创造性地命名,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
  五、作业设计弹性化
  学生能力天生有差异,如果作业统一要求一刀切,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分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做到“四性”:第一,“精致性”:作业数量少而质量高;第二,“灵活性”:内容灵活,且有启发性,不机械重复,形式灵活。或书面、或口头作业、或操作作业、或观察作业、或游戏性作业、或视听性作业。第三,“导向性”:作业的设计有的是指导学习方法的练习;有的是指导巩固性的练习;有的是指导发散思维性的练习。第四,“层次性”:按学生学习程度好、中、差的层次分层设计作业。有三者共同完成的基础性作业;有照顾优生“吃得好”的提高性作业;有照顾中等生“吃得饱”可以消化,加以巩固、发散性思维的作业;还有照顾后进生“吃得了”的打基础、补漏补差的作业。精心设计的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激发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作业设计综合化
  1.课内外联系。学生课本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有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余玩耍中完成,或游戏中完成。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2.学科间融合。把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和应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3.校内外沟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适当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扩展数学学习的渠道。
  4.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设计数学“周记”“月记”(数学“大作业”),它没有规定的内容,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材料、组织材料或进行实验创造等相对独立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
  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活动无所不在。作业的设计,大大突破校园教学的时间、空间、器材、人员组合等的局限,具有广泛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外宽松的时间,广阔空间的特点,通过老师和家长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之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感知“新课程下的现实数学”,享受“减负后的轻松数学”,还原孩子天真、活泼、幸福和快乐的童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04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