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答题指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 考点透析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一考点要求考生立足自我,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并发表看法,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面对这种类型的考题,要凸显个性化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见解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能给读者以启发。
  二、 题型特点
  纵观历年高考阅读试题,其题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选择性:试题通常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看法,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一种作答,并说明理由。答题者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刻的思考,根据文本中的有关信息阐述自己理解的过程,提出有个性的见解,得出独立的判断。
  二是开放性:观点大多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思维的空间比较广阔。考生对问题的思考一般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也就是说,这类题切入点比较多,答案多种多样,见仁见智。能否自圆其说,是判断答案质量的主要标准。
  三是联系性: 一个题目有时包括几个有关联的问点,将答题者的思维引向深入。它一般由两个维度构成。或依文本向内发展,看考生是否具备透过文章把握深远主旨的能力;或依考生的阅读视界向外发展,看考生能否用自己的思维观照文本,借文本生发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第18题(选文为雨果·克里兹的《报复》):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又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选文为老舍的《马裤先生》):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三、 解题技巧
  1. 基本思路
  (1)尊重文本,紧扣文本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探究,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因此,首先要尊重文本,读懂文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以文本的整体倾向(特别是关键内容)为探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次,还要融入文本情境,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进而获得情感共鸣,形成自己的认识。此外,要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文本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常常表现为普遍的认知规律。还有就是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际效果。作者创作文本,常常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得比较隐蔽。阅读时要注意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延伸拓展式的探讨。
  比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第20题(选文为刘心武的《掐辫子》):你读完本文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你读完本文后有怎样的感悟”,意在鼓励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但探究不是随便说,尤其是作为高考卷中的探究题。基于此,本题题干中有“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的规定与限制。从《掐辫子》的思想内容来看,小说紧紧地围绕“爱”这条主线来展开。男主人公“他”捞起草帽,既有对心爱的人——女主人公“她”的爱,也有对亲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她”说“犯不着这么冒险”,还想去“他”那土得掉渣的老家看看,同样显现了爱情的力量。再往下阅读,母亲对“他”女朋友的爱,“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只是去抓那只平时受宠的母鸡;母亲对奶奶的爱,表现为明知她掐的辫子没用,但还是让她继续享受“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老人手劲不够,掐不出合格的了。可是,掐了一辈子,喜呀悲呀什么心思都掐进去了……”是的,此种情形下的“掐辫子”已不是用来换钱的普通行为。它早已超越物质层面,成为了人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并与人的生命合而为一。小说的最后,女朋友“她”对男主人公家人的爱,归结到“她”真想“大声召唤”一声“爸爸”。作者把“掐辫子”写得让人落泪,从生活小事、平凡场景中,开掘出了最淳朴、最真挚的人间大爱与厚重的生命意蕴。因此参考答案可以是:
  ①亲情——“他”上大学期间,父亲供“他”学费,“生活费呢,全是奶奶、妈妈和姐姐掐辫子掐出来的”,这是亲人对“他”的爱;“他”介绍麦秸辫的收购价,把草帽看成“奶奶、妈妈、姐姐们日常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蕴含着“他”对亲人的感恩之情。②关怀——母亲明知奶奶掐的辫子没用,但还是让她继续享受“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也就是让她精神永远富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除了参考答案已提供的,还可以从“生命的意蕴”“人不能忘本”“乡村对城市的哺育”等角度谈感悟。)
  (2)深“入”慎“出”,紧扣题目要求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类考题,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题目时,不仅需要考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此外,“有创意的解读”必须体现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所以,考生既要入乎文内,才能准确地理解并把握文本,又要出乎文外,才能不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才会头脑清醒,运用阅读所得和平素的知识积淀,冷静而准确地答好探究性阅读题。具体可按经纬纵横结合的思路,寻求探究角度。经:从文章本身入手,将文章从内容(背景、对象、情节、环境、情理、主题等)、结构布局、表现手法各方面横向铺开。纬:从题干给出的现象或事件入手,从本质(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影响(怎么样)、方法(怎么办)等方面深入思考。
  比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19题(选文为张海迪的《心灵的篝火》):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向文外延伸时,要有理、有据、有节,在要点完备、确切的基础上,做到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流畅。本题参考答案是:
  观点示例{1}:殉难的登山者是当代社会的悲剧英雄。观点示例{2}:殉难的登山者是英雄,但并不悲剧。(理由:略。看法应由观点与理由组成。谈自己的理由时,首先要结合原文,如“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进而应联系现实,包括摘引原文中的“我们很少能想起那些在冰川上攀援的人……一些人对登山者的死也许有点冷漠,甚至还会为他们冒着严寒去探险感到不解”等。)
  2. 规范答题,用语简明
  作答探究性阅读题,就像在写一篇微型议论文。行文结构应遵循“表明观点——分点列出依据并进行合理分析——总结观点”的思路。其中“分点列出依据并进行合理分析”,应将探究类试题的要求、文本主旨及意图、考生的多元解读等连缀起来(可用“首先”“其次”“最后”等标明脉络)。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引述性文字还是议论性文字,都应力求精练而畅达。可能题目会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即使没有,考试时间有限,也不允许长篇大论。所以,组织答案必须简洁明了,点中要害。
  (作者均系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教师;唐惠忠,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35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