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活

  由于地缘和文化的关系,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中学生作文写作素养较低,作文堂课缺乏有效教学研究与成果应用。2009年,笔者参加了学校课题《中学生写字与作文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工作,在课题专家的指导下,借助指导学生自主作文学习的途径,反思自己以往那种指令性的传统作文教学法的不足,重新分析学情,定位教情,吸收新课程改革“用教材教”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组织教材和二次开发课本教材展开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一.学生作文学情分析
  笔者的学生多来自乡村,在第一次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自由作文里,全班只有三个同学的作文有素材,写记叙文的,用的是叙述语言,像一个主持人在介绍还没出场的演员。写议论文的,基本是“你(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你(我们)不应该如何如何”的说教式语言,没有内容,空洞无物,过半同学作文文体“四不像”。
  笔者认为,学生作文素养不高的根源在于:首先,鲜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作文生活体验浅薄;其次,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理解、感悟的机会,不察世事,不练人情,思想深度不厚;再次,阅读积累不多,作文语言在准确、生动、自然、整齐方面有欠缺,描写或说明性用语不准确,说理性语言逻辑出错,前后矛盾,语言锤炼不精;最后,艺术表现手法的掌握和运用不足,艺术手法不够巧。
  造成学生作文上呈现出来的生活、思想、语言、艺术等方面缺陷现状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弥补作文上存在的缺陷。
  二.作文课堂教情分析与定位
  笔者认为,根据学情,作好教情分析与定位,是实施作文有效教学的基础。但笔者熟知的作文课多数是按照高考评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做,缺乏教情分析与定位,缺乏有效的作文方法指导和有效的教学过程,评改作文成品时,基本是形成性评价。笔者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作文课堂教情分析与定位的:
  1.作文写作的实践教学:应少命令式的要求,多实用型的方法。
  在作文写作课中对学生提出诸如 “立意要高”、“命题要新”、“内容要实”、“情感要真”“书写要整洁”、“文采要美”和“结构要巧”等“要怎么样”的命令式的要求较多,很少可以提出“你可以这样做”的启发式指导。结果,学生的作文写来写去,达到以上要求的寥寥无几。为此,笔者认为,面对文化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他们提一百个标准也许比不上给他们来个有效的方法指导更为实在。
  2.处理好作文写作与立意的关系:立意高低,不可强求。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立意的高低决定着文章的档次。所以,多数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引导启发学生把握好写作立意这一环节。但作文教学的实践显示,学生写作立意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实,立意的高低,与学生本人的志向、经历和地区政治及文化差异有关,如果一味走入立意要高的怪圈,就决定了多数学生不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这对学生写作兴趣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作文立意在教学中不必强求,能积极引导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境遇,如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那样,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
  3.处理好作文写作与作文情感的关系:情感流露,顺其自然。
  笔者认为,作文固然要求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但情感这种抽象缥缈的东西,它是建立在个体的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在写作中并不是说要来就来的,它的流露,应顺其自然。因此,用是否写出真情实感来评价一篇习作,固然是必要的,但如果用“要写出真情实感”来束缚学生写作,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境遇,情到真时,自然会流诸笔端。
  4.处理好书写与作文的关系:字是门楼书是屋。
  古语云:“字是门楼书是屋。”在笔者的从教生涯中,多年来一届一届的学生都无法改变书写不够美观这一顽疾,学生的潦草乃至笨拙的书写确实困扰了笔者多年。笔者认为,书写的态度除了对学生的卷面得分是一种技巧训练外,更是对学生意志的一种磨练,对学生耐力的一种考验,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塑造和升华。所以,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书写改善学生卷面,充实学生的精神。
  符合学生实际的作文课堂教情分析与定位有利于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作文教学策略实施
  新课改中“用教材教”中的“教材”其实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有形教材,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是非常灵活的,它可以是教科书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就作文教学来说,笔者更侧重于学生的写作成果。因此,根据学生学情与教师教情的分析,笔者以学生的习作作为教学载体,以从教科书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为手段,以美文为导向,从认识自我、积累方法和美文引路三个呈阶梯式的步骤展开作文教学指导。
  1.认识自我作文,激发写作原动力。
  笔者在评改完学生的每一次习作或考试的试卷后,都会以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为原则,把有闪光点的学生习作挑出,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师生共同点评,让学生明白:原来这就是好作文。如学生习作《急?不急?》的开头段:
  最近流行一段话: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盖茨三十九成世界首富,陈天桥三十一成中国首富,孙中山二十八创办兴中会,王然二十三当了局长,丁俊晖十五拿了世界冠军,贝多芬四岁就开始作曲,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你说我们急不急!是啊!该急,抑或是该不急?我们这一群年轻人似乎成了矛盾体,一脸茫然。
  笔者如是点评:闪光点,时间反向递进对比引出话题,富有新意。不足之处,“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一为神话传说,一为动画影视故事,不能用作论证事实。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于选用的多是学生自己的习作,据笔者了解,学生也很乐意老师这种公开点评的方式,这可以帮助他们“用看得见的作文”认识好作文的要求。这样的作文课堂很受同学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   除了多媒体展示点评外,又把书写整洁的作品张贴出来,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改善卷面书写。笔者认为,想办法让学生明白好作文的基本作法,胜过简单的“命令式”作文要求多倍。
  2.引导学生掌握适用的方法,开启作文写作成功之路。
  笔者曾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改变“命令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教材的学习中总结实用型的作文方法。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学会作者调动多路感官来描绘景物的方法,尝试让自己的作品也能像歌词“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那样经典;借助《装在套子里的人》帮学生分清记叙与叙述的区别;借助《故都的秋》帮助学生掌握借景抒情和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等等,一点一滴地帮学夯实写作的基本功,开启作文生活写作之门。另外,结合学生的习作,从结构、有效论证、析例、析理等开展作文专题讲座,进而归纳为诸如材料作文写作、议论性散文写作、寓意类作文写作等专题作文写作辅导。
  这些方法,没有一套一套的程式,只有点滴的启发和点滴积累。笔者的学生的习作在各式方法的优化组合指导下,至少使过去不会命题、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语言干瘪等通病有所改观。
  3.美文引路,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档次。
  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中的教材可以是一切能供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资源。因此,笔者筛选学生的得意之作,然后运用多媒体投影出来,与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如一位同学的习作《恋你,我的根》(主体):
  彼岸,桑柳低垂,碧草如丝,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坐看岁月穿梭;此岸,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火星文”杂带着“梨花体”肆意的张狂。……
  火花,总会一瞬间绽放,便消失殆尽。但浪花却可以花开不败,一簇紧接一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浪花有根!而我们,我们的根就是那经久不衰的五千年文化。植根于华夏文化,绚丽之花永开不败。
  恋你,我的根。
  又如学生习作《执著为帆,变通为船》(节选):
  举目人生,时间在招摇过市,十余载青葱岁月从指缝间流走,只留下满目的疮痍,一提笔便也只是一纸的泥泞。从我咿咿学语的那一刻起,便选择了执著于我所喜爱的,纵然前面是万仞绝壁又奈我何,因为我知道人生就该执著为帆,变通为船。孙膑不也是如此吗?剔膝之痛又是常人所能承受的?但对孙膑而言,只要他能坚守他所喜爱的,他又怎么会仅仅感觉到疼痛呢?……
  这样的美文不胜枚举。对于学生的成功之作,笔者从不吝啬时间去展示,并更多的让学生去感受,去体悟,让学生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通过不断地展示学生成功的习作,让他们尝试到成功或者说得到老师的肯定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而一次或者多次的成功的刺激,又不断地激励他们向写好作文的方向努力。所以,美文的引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可以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档次。
  结语:解铃还须系铃人。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最终还得回归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上来。那就是运用学生的作文成品为教材,让学生充分认识不足与闪光点,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不足,自己去发扬自己的长处。这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理。
  不过,对于笔者来说,个人引导学生作文的一些所谓方法,看上去“很美,美得像做梦一样,梦里走出几千里”,但现实总还是觉得“醒来却还在床上”,因为,即便有了一定的可行的方法,学生的作文写作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困局。笔者认为,在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走出命令式的、空洞的作文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完成对作文的教学,在笔者工作的这个区域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在此,笔者以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经历积累,谨向方家请教。
  林活,语文教师,现居广西东兴。责任编校:王 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76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