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官标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高中地理教师应改变理念,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和归纳内容、整合知识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83-01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教学过程,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愉快学习,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是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改变理念,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几十年间形成了为了应试而教,为了应试而学的格局。与此相对应,课堂教学方式单调,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间,也不断有质疑和改善的探索,但收效不大。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于改进传统教学理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仍在起作用,而教师们思维惯性也仍在起作用,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养成的“听”课习惯仍根深蒂固,所以,目前课堂上仍有很多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地讲授,或是始终站在固定的位置讲授,往往考虑的是如何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强调了教师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这样,导致学生越来越丧失学习兴趣,使课堂失去活力,最终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在地理课教学中,这种现象也相当严重。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讲台是讲解,走到学生中间是交流;定点站位是说教,动态走位是合作。因此,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要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研讨,鼓励学生提问与概括、假设与陈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索,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并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要用鼓励的眼神,积极的评语来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课堂的趣味。做到了这一点,别的就比较容易实现了。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降低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能动性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越普及, 多媒体课件内容给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及其动态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新的视听效果,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多媒体的动态画面也给地理教学带来更直观的效果。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有关地球的运动教学内容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个教学难点。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内容,光凭语言文字,往往是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糊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内容,直观性强,学生不但看得明白,也学得有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困难和枯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能否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目前,高中地理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相当普遍,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以及条件的限制,地理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最突出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很多教师都还无法做到。而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也还存在时机的把握和是否“恰到好处”的问题。解决的办法,除了多学习别无他法。而备课时如能结合教案安排事先反复操练,课后及时总结,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水平。
  三、以图建文,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正确读图,析图和绘图,能够做到图文转换自如,是学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和有效方法,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图来直观呈现。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围绕地理略图进行知识整合可以从复杂到简单。例如: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对知识点进行简单归类:(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关系及相对应的日期;(2)太阳直射点规律与昼夜长短的判断;(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的判断;(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同样,许多专题地图,如海水表层盐度分布,洋流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可以从图中找出事物分布的规律及原因,达到以图转文的效果。同时,对地理图像进行归类分析可以从简单到复杂。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关联的地理事物合为一图、或并列分析,增大图的知识容量,保持知识的整体性。因为各知识点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还有利于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养成广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综合记忆力,综合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曲线绘制成两个坐标图中,又如:把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盐度分布、降水量分布的曲线绘制成同一坐标图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找出原因及规律,达到以图转文的效果。
  当然,地理规律还有很多,如昼夜长短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工农业生产分布等。通过对知识规律的总结,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金国.高中地理新教材与信息化教学[J].地理教育,2003(1):12-13.
  [2]王倩,鲍贵莉.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5(21).
  [3]李晓英.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四法[J].青海教育,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53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