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标准答案”说开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冉乃彦

  崔永元在拍摄《实话实说》节目《父女情深》后,曾经告诉我:这个女孩子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她由于有独立见解,常常遭受挫折。老师出填空题:天上的云彩像〓〓,她填的是:天上的云彩像黄瓜。老师给了一个零分,她去找老师评理:“天上的云彩,有的就像黄瓜那样长溜溜的。”老师说:“我这是为你好,将来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如果不按标准答案‘天上的云彩像棉花’回答,肯定只能得零分。”——这就是,当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标准答案”事件。
  科举、应试教育的阴影
  是不是需要有“标准答案”?这个问题本来并不十分复杂,但在现实生活中,“标准答案”的滥用,已经出现扼杀创造精神、僵化思维方法的严重后果,最终的结果是让一代代新人走向歧途,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大一统”的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统一”,必然要确立“标准”,于是,“标准”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种传统的另一方面,自然很容易贬损一切“偏离轨道”的想法,排斥“标新立异”,尤其反对敢于向“标准答案”挑战的“离经叛道”行为。
  再者,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使得那些追求金榜题名的知识分子,一辈子皓首穷经,苦练八股,个个像范进那样,盼望着“中举”那一天。因为在他们心灵深处,“标准答案”已成为向上攀登的万灵秘籍。
  近代虽然废除了科举、八股文,但是当代应试教育的幽灵,仍然或多或少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已经成为自觉自愿的“考试机器”。所谓“机器”,就是没有灵魂、没有个性、没有头脑,只会按照图纸加工的机械。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依靠“标准答案”才能进行运转。
  这是不是“标准答案”在当代迅速蹿红的社会背景?
  创造精神的扼杀
  正因为“标准答案”有着这样深厚的背景,它的影响就绝不是表层的、局部的,因此,对它绝不可小视。
  这种迷恋“标准答案”现象的背后,最可怕的是在销蚀独立思考。因为有了“标准答案”,你只需要绝对相信它、依赖它、背诵它、重复它,就可以顺利通过各种考试,总会有“好果子”吃;相反,你要是独立思考,对“标准答案”表示怀疑,甚至提出不同看法,结果肯定是名落孙山,甚至被贴上一个“调皮捣蛋”“犯上作乱”的标签。
  长此以往,介于这正反两方面的不同结局,人们很容易变得越来越懒于独立思考、恐于独立思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肯定不能长存;一个个体,如果没有独立思考,严格说不再是真正的人,因为它已经失去人类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肯定也没有独立人格。这要从人类的本质说起——马克思认为,自主能力是人类的本质特征,而正是“自主活动”构成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征。“自主活动”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一定意义上隐藏着马克思哲学的全部秘密。“自主活动的主体只能是‘有个性的个人’。因为所谓‘自主’乃是个人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所塑造的人格就体现着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怎么可能有“内在的自我决定的能力”呢?那种人云亦云,盲目崇拜“标准答案”的人,决定了他只能是依赖外部条件,缺乏独立人格的人。
  而创造精神的基础就是独立人格。一个民族,由于缺少独立思考,导致缺少独立人格,还要想出现创造精神,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到这里,“钱学森之问”似乎也可以找到了答案。
  思维方法的僵化
  “标准答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会导致创造精神的缺失?事实告诉我们,仅仅是操作、技术层面的一份“标准答案”,当然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问题是使用和对待“标准答案”的态度,已经不知不觉地将盲目崇拜权威的自卑心理、僵化的思维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标准答案”有两个十分迷惑人的特点,如果不认真鉴别,加以警惕,则很容易使人们走向思维僵化。
  唯一性。本来,每一个事物,都有无限多的特点,人类虽然不可能穷尽它,但可以逐渐接近它。大家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思想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作者“对话”,就会发现不同的哈姆雷特。而“标准答案”,一旦强调它的“唯一性”,就遮住了读者的眼睛,封住了读者的嘴巴,最终是僵化了读者的思想。
  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唯一性,就会遮盖真实世界的多样性。比如大家熟悉的问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物理学角度,唯一答案就是,“雪化了以后是水”,再精确点还可以补充“还有泥土”。但是,人类700万年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丰富经历使我们不仅认识到“雪化了之后是水”,还认识到诸如“雪化了之后是春天”等等多种多样充满想象力、富有机智的认识。
  静止性。世界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就是,万物都是发展运动的,而“标准答案”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原本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事物,通过“标准答案”的加工,很容易成为死板、枯燥、毫无生命力的几个条文。一个学生,如果远离现实生活,满脑子塞满了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条文,即使他拥有高分,得到高名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有什么作为?
  我遇到过几位大学毕业生,发现他们竟能够通过死背试题答案,得到哲学课的满分。但他们自己承认,对那些深奥的哲学原理,根本不懂,更不用说应用了。
  本来,哲学是“聪明学”,能够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帮助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而他们把它当成了一种“标准答案”去死记硬背,这样他们就走向了反面。也就是说,当代学生盲目崇拜“标准答案”的结果,不仅学得的知识是死记硬背毫无价值的条文,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危险的思维方法,甚至是错误的人生态度。他们不知道正确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真相,终日寻找着、依赖着那些“标准答案”,永远被动地走着人生道路。
  相对真理的启示
  我们反对盲目崇拜“标准答案”的态度,并不等于完全取消“标准答案”。比如,“字典”还需要不需要?字典就是对字词解释的“标准答案”,只不过我们不能在思想上把它固定化、绝对化。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字典总是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这里,用得着哲学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道理。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认识,包括“标准答案”,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简单的事情,可以有一个标准的、带有绝对性的答案,例如,国际妇女节是三月八日。对复杂的事物,人们只能是掌握一个个相对真理,而绝对真理则存在于无数个相对真理之中。例如,对地球的认识,我们开始认识到它是一个球体的时候,只是一个相对真理,因为这个球,并不是绝对的圆。后来,人们认识到地球的下半部比上半部要大一些。然而,这还是相对真理,因为,地球的截面也不是一个标准的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接近客观实际,但终究不能穷尽,还有许多情况需要后来人去发现。对地球的绝对认识,也可以说对地球形状绝对真理的认识,就存在于这无数个相对的“标准答案”认识之中。
  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人类就是靠着一代代人,在实践中取得一个个相对真理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
  实践是检验标准
  那么,究竟怎样看待“标准答案”到底标准不标准呢?
  科学界流传着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对待“标准答案”的故事。有一个教授让学生完成一个作业:用一个气压计测量一个楼的高度。一个学生的答案是,用绳子拴上气压计,从楼顶上垂到地面,测量绳子的长度,就是楼的高度。教授要给这个调皮的学生打零分,而学生坚持认为应该给100分,因为完全符合逻辑,解决了实际问题。后来找到卢瑟福评判。卢瑟福要求该学生用物理学的方法再做一遍,结果做得很好。
  卢瑟福好奇地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学生回答,他十分厌烦教授死扣“标准答案”的做法,因此给了一个“非标准答案”。这个学生就是后来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彼尔。
  从这个事例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卢瑟福机智地保护了独立思考的学生,没有用“标准答案”的大棒去扼杀创造性;二是引导学生尊重在物理领域里的知识,既保护了带有创造性的“非标准答案”,又重视具有相对真理性质的“标准答案”。
  通过对“标准答案”的讨论,我们取得三个认识: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实践检验真理;三是实践发展真理。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59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