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偏颇及提升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金凤 门瑞雪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素质的重要性。依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正确角色定位,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从政治信仰、理论功底、科研能力和师德建设等方面提升其整体素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素质偏烦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76-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一表述准确揭示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一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教师唯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态度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二者各有利弊,无所谓孰优孰劣,不管选择什么道路,只要能让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是合适的。显然,作为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加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主观意识,用科学的理论和坚定的信仰武装当代大学生。二是高素质的理论传播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与其他课程相提并论,因为它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使其视野更宽广,心胸更开阔。《意见》对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予以4个层面的规定:(1)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唯有具备这一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才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3)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4)高尚的人格魅力。思政课教师要对理论教育满怀热情,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能将抽象的理论化为生动鲜活的教学。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偏颇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教学吸引力不足、缺乏实效性等弊端,这与高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存在偏颇有较大关系。这些素质方面的偏颇可归结为4个方面:一是政治信仰不够坚定。有的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纯学术性的工作,甚至头脑中存在着“教授马克思主义也可以不信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甚至有极少数教师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观放大,不负责任地公开宣扬各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等。二是理论功底不扎实。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现阶段,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政治理论课很难讲,似乎很难说服学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浅薄、知识背景有限。三是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尽如人意。四是师德建设尚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做到传道解惑,还要注意修身垂范,做到言行一致,树立“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观念。在政治修养方面,有的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不正确的政治观点,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的教师对工作缺乏责任感,课堂讲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缺乏热情,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在人格修养方面,有的教师师表意识淡薄,在学生面前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与教师身份不符,难以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路径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一是发挥榜样力量,牢固树立坚定的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教育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自身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否则所进行的宣传和教育就是口是心非、缺乏说服力的,难以令大学生信服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不能像实用科学那样可以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加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少数教师难以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应引导思政课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和力量,从而产生信仰上的自觉。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组织教师学习方永刚、贾凤姿等高校理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自觉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强学习,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接受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从不教条,从不僵化,总是与时俱进,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使命,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寻找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各种非科学认识,分清什么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需要结合实践加以丰富发展的判断,不断夯实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三是依托课题和学术会议,提高科研能力。从教育学的一般规律角度来讲,教学和科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要切实树立起“以研促教”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将理论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注重道德修养,培育理想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起着最直接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以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思想境界、良好的行为表现感染和引导学生。因此,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来加以重视,鼓励教师做到自省、自律、自强。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合作,自觉地确立起一种适应工作需要的协作精神。同时,教师要正确面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弘扬正气、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责任编辑:刘新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33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