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惠

  摘要:抽象美术是艺术形式中的高级形式。高中抽象美术作品欣赏在教学上的困难在于学生缺乏对抽象美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画外、从情感到体验等多方面的理解和感受。在抽象美术作品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如背景分析、情境感受、音乐互通、肌理实践、儿童体验、同质对照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欣赏理解能力。
  关键词:抽象主义;美术欣赏;教学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113-03
  高中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难度比较高,普遍存在力不从心和无从下手的现状。如何指导学生脱离传统的具体形象审美的简单欣赏理解方式,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美术语言的感知和运用,是教师应着手解决的紧要问题,这对教师在现代美术欣赏教学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思考。
  一、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抽象主义艺术是指将艺术形式从传统客观再现的具体形象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线条、形象、色彩甚至行为来表达无客观物象的艺术形式。而抽象美术作品作为纯粹直观的美术形式,通过画面抽象的点、线、面和色彩等要素来体现艺术的情感、节奏、韵律、形式和创造精神。抽象美术作品欣赏,可以转变学生传统单一的具象美术欣赏标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观念,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
  二、抽象美术作品欣赏课教学障碍简析
  在高中抽象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疑惑和难以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什么样的画才是抽象绘画?(抽象和具象的区别);②看不懂画面内容(对抽象的点、线、面和变形难以认知和理解);③抽象画家想表达什么意思?(缺乏对画家情感体验和创作过程情绪表达的认识理解);④抽象绘画看起来很简单或乱画一气,我能很容易画出来吗?(抽象绘画也要有一定的绘画技巧和水平,但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模仿和尝试)。
  分析以上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欣赏理解障碍可以看出:抽象美术是画家用纯粹抽象的艺术语言作为表达精神和形式的方法,是画家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寻求艺术表现形式创造突破的尝试。这与学生受到传统具象艺术形式的审美教育,缺乏更宽泛的艺术形式体验和艺术情感表现经历形成视觉对比和心理反差,在面对现代艺术作品特别是抽象美术作品的欣赏时产生疑惑感、茫然,甚至排斥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抽象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法的运用方法探索
  教无定法,触类旁通。对学生在抽象美术作品欣赏中出现的难点和疑惑,可以有针对性地从抽象美术作品的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理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单独、交叉或综合运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感受抽象美术作品所传递出的精神、情感、形式和色彩之美感。具体来说,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欣赏方法:
  1.背景起源分析欣赏法。艺术是客观现实和主观情感的综合反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上的,通过对抽象美术的背景、起源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从传统单一的具象思维更自然地转变到抽象思维形式上来。在20世纪以前,西方的绘画艺术是建立在反映客观现实为基础之上的具象绘画。而抽象艺术的背景建立在20世纪以后,艺术家在创作思维和艺术实践上更强调主观表现和主观精神,希望在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段上标新立异,尽力摆脱传统绘画的写实传统,从而形成西方现代派艺术。抽象主义艺术只是其中的流派之一,其代表画家有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波洛克等。
  从最早抽象美术的起源来看,可以追溯到1895年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干草堆》,抽象主义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在某次画展看到《干草堆》时,突然有种客观物象的干草堆是不存在的感受,不知不觉中,画家开始怀疑客观对象是否应当成为绘画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而逐步摆脱具象写实的传统感受,开启了抽象美术的大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干草堆》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讨论、感受理解,带着与康定斯基相同的审美体验一起进入开创抽象主义艺术之路。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巨大扭曲、夸张、变形的树枝在蓝灰白色块的挤压下体现出生命的张力。艺术家在纯具象和纯抽象之间用变形的树干架起桥梁,可以明显看到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行走脉络,更好地传达出抽象美术作品以夸张、变形的点、线、面、色块的组合来表现主观精神多于客观现实的艺术特征。
  2.情境感受体验欣赏法。抽象主义美术作品的共同特征是艺术家把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体验通过抽象的形象,运用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抽象主义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作品运用的抽象符号来调动学生主观情绪为重点,而不是以画面形象相似什么为教学点。
  典型的抽象美术作品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将热抽象和冷抽象美术作品并列欣赏,学生能较好地从情境感受中进入抽象的美学体验。比如,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热抽象如作品《即兴》:画面通过动感的线条形象,强烈的色彩和自由的笔触形成浓烈的刺激感,色彩和线条不再受客观形象的约束而是随着画家的激情在画面上运动。而在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冷抽象作品《红黑黄蓝灰的构成》中,画面通过水平、垂直的稳定间隔黑线,分割出红、黑、黄、蓝、灰的矩形色块,通过色彩的张力使的图形显得紧密而平衡,体现冷静,理性和静谧的情感体验。这样,通过抽象美术作品画面的情境感受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体验理解到抽象美术作品所传递的艺术趣味。
  3.音乐互通欣赏教学法。艺术是相同的,可视性的美术欣赏和听觉性的音乐欣赏虽然在感受的主要器官上有所不同,但抽象美术中不直接表现现实的具体形象和音乐欣赏中没有具体形象的声音却有着共通之处。音乐和抽象美术都通过节奏感、韵律感、强弱感、速度感等视觉听觉的感觉器官使欣赏者体验到心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抽象美术欣赏课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打开更广阔和更感性的欣赏空间。比如,在对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进行欣赏教学时,可以同时播放各种不同种类的音乐如轻音乐、交响乐、爵士乐等给学生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种音乐形式和画面的传递出的艺术韵味更契合。学生通过音乐的比较,可以感受到美国纽约百老汇街道的喧闹、嘈杂。而画面通过水平、垂直的线条形成节奏,通过红、黄、蓝三原色和灰色的交替搭配,使得线条的搭配和色块的跳跃和霓虹灯的闪烁、汽车、酒吧、剧院的噪声、歌声联系起来。通过音乐为学生理解抽象美术作品架起桥梁,并唤醒他们内心难以表达的情感情绪,最终从静态的美术作品里感受到动态的视觉、听觉和情感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欣赏水平。   4.肌理实践创作欣赏法。抽象美术作品由于形象的抽象特性,许多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偶然性和涂抹性。比较典型的如波洛克的作品《星晨》、《秋的节奏》:画家在画面上随心所欲的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和工具进行任意涂抹;就像画家所说的那样:“当我画画时,我不知道在画什么,只有在画完之后,才能看到画的是什么。”这类抽象美术作品不在于欣赏画什么,而是重点感受画家作画的方式、工具和创作过程、情感宣泄等因素。在欣赏课上,结合《星晨》等作品的欣赏理解,可以让学生进行图案肌理实践的创作练习,让学生更深入、有效地体验抽象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美术的理解,还能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讲,可以尝试如泼墨法、流淌法、压贴法、拼贴法、吹制法、晕染法、玻璃转印法、油水分离法、打散重构法等各种图案肌理制作方法,最后根据画面的自然肌理效果进行命题。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欣赏、审美、动手表现能力。
  5.儿童体验欣赏教学法。抽象美术作品没有表达具体具象的事物,只有各种点、线、面、形、色的抽象组合。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缺少对事物深入观察的能力,受固定具象形象的认知程度影响较小,思维和思想的限制较少,这反而为他们提供了广阔无垠、自由想象、无拘无束的思想空间,更容易和抽象美术作品达成默契和感悟。因此,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保持和运用儿童的视觉、天性和思维方式是体验抽象美术作品的有效方式。比如,在康定斯基的《构成》中,无特别具象的形象和又似某种具象的形象无规律地组合罗列,大块鲜艳的红黄蓝绿等原色和黑色交替点缀,点、线、面、形、直线和曲线的自由组合和儿童画的单纯性、自发性的乱涂乱画都极为贴合。在康定斯基的《黄—红—蓝》中,线条、色彩以几何块面的形式出现,没有成人般精心雕琢的形式,而以自由、随意、无意识和随心所欲地涂抹,通过抽象的形式色彩来表现画家内心的情感、欢喜、忧虑、愤怒等复杂情感,这和儿童画的形式极为贴切。因此,引导学生用儿童的眼光、心态、情感和思维来欣赏理解抽象美术作品,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体验到抽象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纯真之美和自由奔放之美感。
  6.中西美术对比欣赏法。抽象美术是在20世纪西方逐步形成的独立创作美术类型。这种突出点、线、面和色彩、构图的纯粹绘画语言,排除现实形象的辨识性来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语言,通过中西美术和具有东方谜一般的神秘感的中国书画艺术相对比和对照,可以发现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有助于学生欣赏和了解西方抽象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比如,我国唐代张旭从公孙氏的舞剑中悟得书法的真谛,在他的草书作品《古诗四贴》中,书法线条不再受原来文字形象的约束,而是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笔触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疏密穿插形成如疾风暴雨般的形式,体现了独具东方审美情趣的抽象意境之美。对比康定斯基的《即兴之三》,可以看到画面色彩和线条不再受形象的约束,而是充满激情地运用线条色彩在画面运动。这种抽象美术作品中变形夸张的点线面及兴奋的色块与我国书法艺术的草书中点线的运动和力与节奏的虚实转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能使某种抽象无意识的符号形式和欣赏者的情感思维产生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式的体悟,能使学生能更好地欣赏并理解抽象美术作品。
  超过100多年历史的抽象美术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抽象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浅显易懂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去感性形象分析、理性体验内涵,使抽象美术更顺利地为学生接受、欣赏和理解,最终打开学生更宽广的思维空间,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琪.美术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26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