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教学风格打造趣味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晓虎

  一、新课导言——精练点题、设有悬念、探讨性强
  火车开动要鸣笛,轮船出航要启锚,戏剧安排要有个序幕,作为一堂完整而成功的地理课,必须设计一个精彩的导言,因为导言不仅起着承上启下、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而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使新课导入得更好,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例如,讲授“热力环流”一节时,上课伊始笔者先给学生讲故事: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边的度假小屋发生了一起谋杀案。神探根据线索抓了两个嫌疑犯甲和乙去警察局问话。神探问他们案发当晚两个人在哪里,甲说:“当晚我在海边漫步,海风迎面吹来,让我觉得心旷神怡,整个晚上我都在吹海风。”乙说:“我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想心事,感觉凉风从后背袭来,真是阴风阵阵,凉风嗖嗖,怪让人害怕的。”神探一听,马上指认出了真正的凶手。然后问学生:你想知道神探是怎样辨别真假的吗?你想学到神探的本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热力环流!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热情,而且顺利导入了新课。等到讲完“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后,再回过头来问学生:甲和乙两个嫌疑犯,你认为谁说了谎话?这个时候,学生们当然是群情激奋、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地理味浓——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直观性强
  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更是关键,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地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学会正确认识地图、熟悉地图、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图像与文字的转换。一是以文释图,即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即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一般分三个层次:首先能根据图像和图表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其次能根据图像和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的知识;最后能把图像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是以图释文,即将教材文字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图像来表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大有益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使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三是以图释图,即用一幅新图来表述原图。素质教育要求,在培养学生常规思维的同时,充分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而以图释图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以图释图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更需要具有灵活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四是补全图像,即地理图像上提供的信息或结论不够全面时,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加以补充,使之完整。开设这样的课堂活动,既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他们的绘图、识图能力。
  三、语言表达——生动艺术、言简意赅、感染力强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连结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上活生生的整体。”由此可见,教师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更是交流思想、开启心智、培育人格的法宝,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往往与教师教学语言呆板,缺乏艺术性有关。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把教学内容准确、简洁、有层次地表达出来,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虽是寥寥数语,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水循环”一节时,先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水循环,由于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是正确理解其地理意义的基础,因此是本课的重点,所以在学生初步了解海陆间水循环后,笔者插入了一首小诗“小水滴的自述”,并热情洋溢地诵读:“碧水东流,不忘高山的嘱托。海纳百川,倾听大地的诉说。白云悠悠,享受清风的抚摸。雪花纷飞,向着远山飘落。经过一个小小轮回,重新化作冰雪,依然不失活泼。”优美的诗句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既学到了新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四、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深入浅出、趣味性强
  一节完整的地理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总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从而在规定时间内,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例如,讲授“地球自转与时差”时,设计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领悟形成—启迪升华—问题研究等几个阶段。
  创设情境:小玲得知去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要回到上海,爸爸买了上午8点的飞机票,按飞行时间2小时30分计算,到达上海应该是10点30分。10点钟小玲准备出门去接爸爸,可是刚一拉门爸爸已经站在门口,小玲非常惊奇,这是怎么回事?要解开这个疑问,让我们来学习“地球自转与时差”!这样创设情境,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顺利导入了新课。
  领悟形成:观看昼夜更替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赤道上的甲、乙两地,通过细致观察,并结合晨昏线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东边的甲先过晨线,所以先看到太阳;而西边的乙后过晨线,所以后看到太阳。此时,教师可进行提升:两地经度差越大,地方时差就会越大,两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地方时”,自己寻求答案并回答问题:当60°E的地方时是9点时,120°E是几点?(13点);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50分钟,兰州的经度是103°50′E,求北京的经度(116°20′E)。设计此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启迪升华:多媒体展示全球时区图,先向学生说明时区划分方案及区时的定义。随后,引导学生找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归纳出中央经线经度的求法。为能使学生把刚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具体问题上,可让学生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东九区的经度范围(127.5°E~142.5°E)以及153°E、159°E分别属于哪个时区(东十区、东十一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这既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计算能力。
  问题研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开篇故事中小玲为什么没有接到爸爸,明白两个时区的区时差最终会转化为这两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之差,当然就是东加西减。小玲如早出发1个小时,就能在机场接到爸爸。
  反思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一节好课的教学过程应该这样:良好的开场白,抓住学生注意力,提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紧接着,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寻找和讨论新课的知识点,巧妙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同时,使用语言技巧,营造宽松、和谐、探讨、竞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善于向知识的广深处质疑、解疑;并且,联系实际运用新知识,解答相关地理问题;最后,反馈教学效果,强化训练,扼要结尾 ,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20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