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之直接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晨

  摘要: 直接法作为一种曾经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外语教学方法,对外语教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直接法的背景、理论基础和内容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直接法 产生背景 理论基础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直接法是继语法翻译法后的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它反映了早期的外语教育者对语言教学规律及外语学习本质的初步思考和探索。直接法提出了重视语音的准确性、用归纳法学习语法和提倡不用母语为中介等外语教学的新思想。这些都对后来的外语教学及其他教学法的产生有启发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思想,有必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
  1.直接法产生的背景
  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不仅在西欧各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进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此时,语言成为在国际交往中的巨大障碍。培养一批能与外国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进行洽谈、交流的外语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外语学习中口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十九世纪,外语学习的标准方法就是之前在拉丁语学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方法,即为人熟知的语法翻译法。尽管它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实际成效,但其偏重阅读能力,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方法,明显地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对语法翻译法的指责和批评越来越强烈,改革运动(Reform Movement)的兴起和国际语音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的建立为新教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十九世纪末,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也有了一定发展,为新的教学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条件。因此,直接法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应运而生。直接法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方法更准确地反映了现代外语教学规律,它重视口语教学,能够满足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要求,因而被迅速应用到学校外语教学中。
  2.直接法的理论基础
  直接法的理论基础虽然不如后来的听说法那样严谨充分,但是它吸收了当时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成果。这些学科直接或间接地对直接法产生了影响。
  2.1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十九世纪以来,德国、英国、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语言教学专家各自提出了改革外语教学的方法。这一时期的外语教学对儿童如何学习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促使外语教学尝试直接从对儿童学母语的观察中总结外语教学原则。十九世纪末期,一批有改革精神的语言教师、语言学家开始聚集在一起,著书,写文章,编小册子讨论最佳的外语教学方法,呼吁用新方法进行外语教学。这些著述为广泛的外语教学法改革奠定了基础,这是外语教学上著名的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值得一提的是,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国际音标的发表使语音学趋于正规化并被重视起来。国际语音协会在其成立早期提出的语言教学原则,如:学习口语;用归纳法教语法;不使用母语,直接建立目的语和意义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对直接法的教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改革运动中提出的外语教学原则主要有:将口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将语音学上的新进展应用到教学及教师培训中;单词应该在句子中呈现并教给学习者,句子要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练习;用归纳法教语法;尽量避免翻译,但在解释新单词和检查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情况时可以使用母语。总体上,改革运动中提出的这些原则建立在对语言和语言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自然的语言学习原则中发展外语学习的原则,它们最终发展成我们熟知的直接法。
  2.2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此外,德国学者F.Franke提出建立目的语形式和意义之间直接联系的心理学原则;直觉主义哲学家帕格提出直觉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德国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心理学家冯特(W.M.Wundt)指出,在语言行为的心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当尽可能有感觉成分。最强有力的感觉是音响表象所引起的。这些心理学思想都对直接法的理念产生了影响。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外语学习目多样化对外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Berlitz和Gouin等务实创新的教育改革家致力于改善外语学习状况为推动直接法的产生做出了贡献;语言学术组织、语言学理论、哲学和语音学等相关组织或学科的发展也催生了直接法。
  3.直接法介绍
  直接法(Direct Method)还有很多其他名称,如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等等,虽名称各异但本质相同。对直接法的产生有影响的人物主要有古安(Gouin)、贝力兹(M.D.Berlitz)和L.Sauveur等。古安是十九世纪尝试通过观察儿童语言学习建立新教学法的改革家之一。L.Sauveur也是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自然原则的尝试者之一。他提倡多进行口语交流,将提问作为课堂展示和引起说话的手段。他的这种外语学习方法被称为自然法。L. Sauveur和其他一些自然法的支持者认为能够通过示范和动作直接地传达意义,外语学习不需要借助翻译或母语的使用。此外,一些原则如:课上应让学生自发地用外语归纳语法规则;学说外语的开始阶段应系统地学习发音规则;用学会的单词、肢体动作、演示和图片去学新单词等最终演变为我们所熟知的直接法。
  3.1直接法的主要原则
  Richards和rodgers(1986:9-10)对直接法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总结:①用目的语进行课堂教学;②只教常用词汇和句子;③在小规模的班级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以问答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④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⑤口头介绍新的教学内容;⑥通过展示,物体或图片教新的词汇,通过意义联系解释抽象词汇;⑦教语音和听力;⑧强调准确的发音和语法。   除此之外,Marinne Celce-murcia将直接法的特点总结如下:①教学中不使用母语(外语教师不需要会说学生的母语);②以现代对话风格的谈话或轶事开始授课;③使用动作或图片解释意义使其更加清楚;④用归纳法学习语法;⑤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得到乐趣,而不对其进行语法分析;⑥采用归纳法教授目的语文化;⑦教师必须来自目的语国家或对目的语达到本国人那样的熟练掌握程度。
  3.2直接法的基本理念
  直接法对语言教学的理解是“说”比“写”重要。因此,外语学习应从基本日常用语的学习开始。在语言学习的开始阶段学习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其中“说”是基本要求。学生在口语练习的基础上才开始阅读和写作练习。另外,开始培养正确的发音也很重要。直接法对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它认为应当通过学习目的语民族的地理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来学习目的语民族的文化。
  在教学中,直接法重视口语,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目的语进行交流。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帮助学生学会用目的语思考。这样的理念决定了直接法对教师的语言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尽管在直接法的课堂中教师主导课堂活动的进行,但它认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像搭档。
  直接法强调语言学习中要帮助学生在意义和目的语之间直接地建立联系。要做到这点,教师在讲解目的语词汇和短语时一般要通过使用教具和动作而不是直接翻译成母语。学生要尽可能多地练习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并努力模仿真实情境下的交流。事实上,直接法的教学大纲多根据情境或主题编制,常见的内容还有地理、财富和天气等话题。直接法认为词汇比语法更重要,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在语法教学中提倡用归纳法教语法,即为学生提供范例并鼓励他们从范例中归纳总结出相应的语法规则。
  直接法对于教学效果没有正式的评价方式,这是因为它强调学习者使用语言而不是展示学到的语言知识,例如:老师可能在课上进行提问或者要求学生就学过的段落进行重述或自由作文。通过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评价其语言学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
  4.直接法的历史评价
  直接法兴起于十九世纪末,在当时取代了语法翻译法。它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在外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是一种创新的外语教学方法。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后期,直接法的问题就慢慢浮现出来,如:怎样避免通过翻译传递意义并排除不使用母语可能造成的误解,怎样在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应用直接法等。因此,十九世纪中后期,外语教学中逐渐用改良后的直接法或其他方法代替直接法。但是,直接法确立了语言学习以语言使用为目的的原则。它是训练学习者抛弃母语作为外语学习参照系的第一次尝试,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提出了要求并且促进了外语教学中不翻译母语技巧的发展。口头描述、听写、模仿等语法练习方式都是从直接法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的英语教学方法,如五六十年代的听说法和视听法都借鉴了许多由直接法发展而来的教学技巧。在母语和二语的问题上,直接法态度鲜明地在二语学习中抛弃母语的使用,这对后来的外语教学,如浸入式学习产生了影响。
  语言教学法的转变反映了外语学习目的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它反映了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本质认识的转变。直接法所反映出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人们在那个时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Celce-Murcia,M and Hilles,P.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es:an overview.In M.Celce-Murcia(Ed.)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New York:Grune& Stratton,1988.
  [2]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London:Pearson Education Group.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重印出版,2002.
  [3]Larsen-Freeman,D.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Richards,J.C.& T.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重印出版,2001.
  [5]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93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