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几乎每次上完课,或多或少,我都能察觉到自己上课时的某种缺失。我也常常感到遗憾,如果上课时我采用另一种方法,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我觉得有必要把我的教育行为反思整理下来,以助于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把教学落到实处。
  一、课文教学是基础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字的写法已经不是重点,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文的讲读上。怎样让课文教学为学生的说话、写作、情感熏陶服务,成了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我常常告诉学生,学课文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
  1、认真备课,并强化学生课前预习
  每次讲授新课之前,我都会认真备课,力求对这节课需完成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并在熟悉课文的同时,考虑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最佳效果等。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老师的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我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比如:做预习我就要求在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自己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生字和生词,加上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我认为带领学生走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又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并自编台词,来表演课文。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没用我提醒,他们就开始分析文中的三个青年当时是怎么想的,可能会说些什么。我发现学生全身心参与,完全投入了角色,把三个青年的想法、做法、语言等分析的相当到位。没用我多说什么,学生就把这篇课文研究透彻了,找到了文中幸福的真谛,最后的表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3、努力营造课堂激情氛围
  我认为充分的引导、激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以前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备课时组织语言上。可是,一次意外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光有漂亮的引导还不够,教师的激情同样很重要。在上《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时,我感冒了,身体上的不适使我讲课时无精打采。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没参与进来,发言的很少,讨论也不够激烈。我问学生原因,贾迎贞说:“老师,我们替你难受。”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动,也让我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充满激情,首先教师要感情充沛。
  4、加强学法指导
  从三年级开始,我上课时就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等把教材中感兴趣或深有感触的地方做标记,并做批注,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及时和学生交流,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如学习《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时,我在与学生讨论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对蟋蟀说几句话。王卓仁写道:“蟋蟀,我真佩服你的毅力,把自己的家建造的这么好,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啊!与你相比,我太懒了,在学习上不够认真。我以后一定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勤劳的人”。听到王卓仁的发言时,我很感动,我没想到学生能这么诚恳的做自我评价,看来他真是认真分析了课文,并有感而发啊。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花了大力气,搞了很多小花样,如举办读书会、故事会、朗诵比赛等。学生们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多数学生能积极做准备,他们翻阅大量的课外读物,阅读大量的文章,进行比较、选择。大家都会比着找最好的故事,一展风采。
  2、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还须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具体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还要采用多种方法。
  1)、摘录法。我要求学生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在读书、读报时,及时把看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摘录下来,并看看它们出现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以便自己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也加以运用。
  2)、批注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我非常关注学生阅读批注习惯的养成。我告诉学生,和学习课文一样,阅读课外读物时,遇到自己感触深的地方,一定要把自己的写法写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消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做好作文指导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我的一个难点。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1、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在讲解课文时,我常常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的阅读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并问学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密密的叶子下面,作者怎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呢?”以便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当时正赶上要放十一长假,我布置学生们在家生一次豆芽,并把豆芽生长的过程写下来。孩子们对这次作文很感兴趣,多数孩子都写得不错。解申奥写道“我终于看到那胖嘟嘟的芽了,就像小娃娃嫩嫩的脸蛋,让我想碰又不敢碰。”没有细致的观察,很难写出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2、提醒学生积累素材
  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询问,我发现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很头疼,是因为他们无话可说。我常常告诉学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对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事或感触深的事情可以记录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长期积累,就有事可写了。上次周记中王静娴的《震撼》给我的印象颇深。她说有一次她听到一只大狗叫的很急,很悲惨,像人的哭声。她走过去发现一只小狗落入水中,她想办法把小狗救了上来。她文中写道“我被它的举动惊呆了:它围着小狗转了好几圈,不断的舔着它那湿透了的毛,又把小狗揽入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还在颤抖的小狗。这深深的母爱,令人震撼。”我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对母爱有如此的感悟。我也被深深的感动了。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之余的一点反思。我知道,伴随着我教学中将出现的不同案例,我的反思也将必须一直继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334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