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屈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教改重要内容之一的高校体育改革,近几年来在课程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然而,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文章运用文献法、抽查法以及逻辑法等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高校体育课程 改革 新方向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也随之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对于高校的体育教育来说,其不仅是学生接受的最高层次体育教育,而且也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为此,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生在此期间所形成的体育观念、态度以及习惯,对其未来以及终身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努力提高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拥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还要给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健康体育以及快乐体育等科学的体育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实践,其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指明了新的方向,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内容,并积极有效地将其贯彻落实,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当前制约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高校的体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和发展,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体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校体育改革仍然滞后。科学地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并有效地解决其内在突出的问题,对于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部门的改革创新意识差
  1.学校管理层的改革创新意识以及其决策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管理部门一直以来都被传统保守思想所束缚,严重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滞后的管理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课程发展,使得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很难走出一条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味强求教学的标准性以及统一性,这种“一刀切,一风吹”的教学理念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滞后的管理决策机制不仅严重束缚了教师教学的正常开展,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2.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保证体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在抽查的陕西省56所高校中,61.5%的高校体育管理者对体育课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文轻体”的观念在大多数管理者思想中根深蒂固;(2)对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育器材购买的经费投入相对较低;(3)对于体育教师、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以及教师的培养模式中都偏重于文化课。这样会很自然地给大学生一种错误的指导信息,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理念上产生偏差,制约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严重忽视一线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强调学生在教学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忽视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他们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执行者,其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状况有着更为直观和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所积累下的经验与提出的建议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我国教育改革方案的制订,常常以官方和专家的意志作为参照依据,然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将新的改革方案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中去。在此期间,一线的教师被排斥在课程改革之外,变成了改革方案的接受者和执行者,他们那些宝贵的、实用性的建议和呼声却完全被置之度外。
  而且,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和水平难以满足学生体育教育的需求。在随机调查的56所陕西高校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教师质量和学历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与此同时,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安排也非常少,体育教师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严重地制约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发展得相当缓慢。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受到了极大地束缚。教师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不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只能在教学大纲的束缚之下,按部就班地将大纲中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体育教育的接受者,也无法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无论对教师讲授的体育知识是否感兴趣,都要无条件地进行接受学习和锻炼。在课堂上,学生的这种被动地位严重地挫伤了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效率极为低下。
  (四)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性。在调查的56所陕西高校中,78.4%的高校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性。在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上,主要集中在球类、田径和体操。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表现为:(1)大学体育课时安排得相对较少。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和体育场地的限制,体育课程一周只安排一次,导致学生体育学习课时少、学习内容少、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难以得到保证。(2)体育教学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死板单调。在组织过程中,学生数量庞大,难以体现出其主体地位;在授课过程中,首先经过教师统一的教授与讲解,然后学生再完成相应的动作;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注重技巧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三、贯彻落实新课改,引领高校体育新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对教育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此,在通过全面分析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在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之上,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不仅是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大纲,而且也是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建设与评价的新依据,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全方位的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程要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此外,它还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促进学生思想文化课程的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为此,贯彻落实体育课程新课改,可以有效突破当前发展的瓶颈状态,引领高校体育教学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一)要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在校的体育教育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受益终生的。
  然而,在2012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中发现,我国青少年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相比较2007年来说,略有所提高,其下降趋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继续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要切实地遏制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恶劣趋势,必须要将“健康第一”体育理念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教材的编纂,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都要以“健康第一”作为依据和准则。同时还要将这种健康体育的理念深入师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他们在教学或锻炼之中始终以健康为准则,以便实现科学有效的健康体育锻炼目标。
  (二)突破传统落后的旧理念,树立科学合理的新理念
  在新的体育课改中,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不再是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体育学习的主动者、受益者,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在兴趣的激励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之中,并且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也不再是被动的教学大纲的执行者,能够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体育特长,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的体质。
  (三)贯彻落实新课改,健全和完善体育教学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体育教学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学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随机抽查的35所河南高校中,85.6%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体制机制建设上缺乏重视。一方面表现为管理层对高校体育教学制度的建设缺乏重视。管理层更加偏重于对学生文化课程制度建设,而忽视了对体育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资金投入少。由于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轻视,管理层对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教学器材、设备更新严重滞后。
  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的出现。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基础上,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体育教学相关体制机制的建设,以便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学校能够有力保证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更新,促进体育教学的新发展。
  (四)贯彻落实新课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
  贯彻落实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就要引领高校体育教学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上一味强调“统一性、标准性”导致了“千人一本书”“万人一个面”的现象,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其教学效率也是相当的低下。
  新的课程改革引领高校体育教学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上更加注重 “以人为本”“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包容多种体育理念,促进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从而能够更加有效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在锻炼中喜欢上体育运动,最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总结
  总之,认真地分析研究当前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贯彻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可以积极引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2]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Z].2006-12-20.
  [3]夏成前.从不同社会人群对体育教师社会角色的理解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4).
  [4]周林清,毛振明,孙艳英.论90年代中国4大体育教学思想的特点与联结点[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729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