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些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秋妹

  对于高中生而言,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尽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确不容易,高中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掌握一些技能技巧才能如愿以偿地短期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谈谈提高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些方法。
  1.快速阅读掌握大意
  不管是平时阅读还是考试做阅读题,学生应带着问题快速浏览,从中寻找答案。把握关键词是必要的。通过关键词推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态度。如果阅读文章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出现看了下句忘了上句,对文章没有整体把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外,阅读时,特别是第一次阅读可以跳读,千万不要一字一句地读。阅读时,可以以词组或短语为单位。当然,仅读一遍难以全部领会文章的意思。必要时,可以多读几遍,第一次,要快读;第二次,要仔细地读。
  2.重视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7)。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情操。而且只有学生课外大量泛读,才能达到新课标对读的其他要求——学生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还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等等。学会阅读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其实质就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使学生具有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仍然自觉自主地汲取相关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个能力,人才可能做到终身学习和发展。在培养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阅读的层次性
  从形式上看,阅读是一种单向的语言交流,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共同参与的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其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懂得文章字面的信息;深层理解——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对作者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理解。要改变现状,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根据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由易到难,逐步完成由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的转化。
  4.运用图示理论,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和修辞图示掌握得越多,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就越深。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运用图示理论培养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学生图式。
  教师在实施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时,应该利用与阅读有关的事件、图片、光盘、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导入课文话题,让学生适度地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使其产生通过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Anderson和Pearson(1984)指出,图式激活的三个假设之一是:图式一旦被激活就可使读者想到组成该图式的某些成分。
  4.2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图式。
  即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大背景知识输入,进而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图式理论的核心是人在理解新事物时,总是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显然,学生原有的知识越多,对理解新事物越有益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巩固、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增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的了解。
  4.3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构建阅读图示。
  细读——加深理解课文主旨,构建文本语言图式。教师就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类型的细节性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语段进行认真阅读、观察并提取相关的事实与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构建篇章大致的语言图式。
  精读——深层理解课文含义,进一步丰富语言图式。在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层理解文章内涵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文章中经常没有明确的表达,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对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更深层次地揣摩作者的看法和态度。
  5.注意阅读的特点
  阅读是默读,不可以出声。朗读和阅读是两种技能。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在朗读一篇未学过的新材料时,由于注意力集中在语音、语调上,往往对朗读的内容,尤其是长篇文章,不完全理解。因此,朗读不能提高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时不读出声音,开始训练阅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嘴唇不要动,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不出声默读,以免分散注意力而降低阅读速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用正确的方法阅读。
  6.克服回视的习惯
  有时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句或不太熟悉的词,读过一遍不能理解句意,需要回视,这是允许的。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出于不放心,虽然读懂了但还要返回来再读一读,这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是一种不好的阅读习惯。笔者采用了下面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纠正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他们用右手食指指着正在阅读的那一行。从左向右移动,眼睛随着手指移动而移动,而不要停顿或回视。
  7.做阅读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阅读题干,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阅读文章之前就能通过题干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在下一步阅读时可以针对问题找答案,减少盲目性。
  第二步,快读掌握大意,不必纠缠细节。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迅速理解文章,这是选出正确答案的前提。
  第三步,阅读题目及其选项,寻找相关之处并预选答案,可在文中相应处加符号。
  第四步,带着问题略读原文,确认答案。答完所有题目后,可以再快读一遍文章,逐一校对各题的答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43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