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自学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都知道,教学生“学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其素质。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与能力。因为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就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就是说,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良好的自学习惯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驱力与惊人的效应,甚至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认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思想,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入手。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自学能力。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可先设置“自学提示”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凡卡》一课时,我设计以下自学提示:(1)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2)凡卡是怎么给爷爷写信的?(3)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是什么?(4)凡卡写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适时渗透读书方法,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自学能力就会提高。
  2.独立思考。教师应明确独立思考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理解深刻,掌握得牢固;只有在独立思考的磨练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提高。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与引导,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完成。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对学不懂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去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品尝独立思考的乐趣,从而深化理解新知,达到学懂弄通的目的,进而增强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二、创设让学生主动探求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关键还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即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为了使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那么,科学、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则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如果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死板,学生生怕回答错误而受到教师批评和同学嘲笑,那么,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愿望就会逐渐泯灭。因此,教学中可通过一些诱人思考的趣题、妙趣横生的故事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兴趣,就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同学、教师截然不同的看法,即便有所不足甚至错误,也不会受到指责或嘲笑。这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会得到锻炼,思考能力随之得到提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就能使课堂中师生之间无拘无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把一声声“棒极了!””你很聪明!”的赞扬送给学生,给他们以亲切感,同时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会孕育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之中。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随之提高。
  三、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与能力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如: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课题上质疑等等。也可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等等,促使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质疑水平。正如斯宾塞所说:“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应当多些。也就是说,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这也是在自学基础上的创造,智力也会得到开发。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所以,教学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课堂上学生有时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有的甚至是不沾边的问题”。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筛选。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可以说,质疑的方法很重要,但这也不是几节课、几天就能实现的,它要我们在平时脚踏实地地去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能力就会提高。
  总之,一位好的教师,课堂上的作用始终应体现在“导”上,体现在“引”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喜欢学习,到想要学习,到能够学习;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991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