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锦华

  摘要:现今中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努力提升中学生身体素质上花费了大量成本,比如增加和改善体育用地、器材。但是,我们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训练,中学生越来越呈现一种无精打采、毫无生气的精神特质。就算有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仅仅是为了达到升学的目的,将学校体育与升学考试、竞技体育混淆。本文正是通过针对现在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找出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对策;因材施教
  增强体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学校教育应树立以加强学生身体锻炼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的身体抵抗力为基础,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如今,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针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的课程,相反,有些开设了体育训练课程的学校也并没有对学生狠下功夫,往往是以理论为主导缺乏实践性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将来成长的每一步,因此加强初中生体育训练将显得尤其重要。
  一、初中生体育教学现状
  (一)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很多中学都开设了体育教学的课程,但是整个的教学模式还未更改,至今还处于“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状况,这也是目前的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的一大主要因素。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师的地位低下,学生没有兴趣参加体育教学等等因素,造成了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越来越不想参加此类训练,严重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放羊式”教学不成体系
  现今很多中学采用的还是以传统放羊式体育教学为主,基本上体育教学都是以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师没有编制特制的课程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达不到专业体育训练的标准。这种放羊式、懒散的体育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越来越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与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甚至有的学校逐渐取消了体育教学课程。
  (三)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没兴趣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还是处于相对陈旧的状态,基本上呈现的还是以教师讲述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缺乏课外体育实践训练。然而学生对于这种说教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毫无兴趣,长期如此,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对体育教学毫无兴趣。
  (四)程式训练,学生学而无获
  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目的本身并不是出自于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而是有着特定的目标,比如减肥、考试等,他们追求目标的动机比较明显,个性心理比较突出。因此,如果一味地以同一种体育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话势必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并且,每个学生的体育项目兴趣侧重点不同,学校又不具备多样化的体育训练场地,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训练往往是走过场式的,学而无获。
  (五)教学内容搭配不当
  大部分的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有兴趣,而对于教师安排的自己兴趣又不大的体育课程来说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如果教师长时间以同一种体育训练课程为主题的话,可能很多学生早早就没了兴趣。尤其是当教师安排的是一些难度比较大或者过于小的体育训练项目的话则更是没有兴趣。
  二、初中生体育教学对策
  如何调动学生的体育训练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课程中去,我们需要做很多功课,需要在很多方面加以改进,具体的改进过程如下。
  (一)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体育训练的重要性
  只有从思想上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才能从实际行动上去改进自身的体育训练程度,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好体育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增强体育训练也是报效祖国、保卫国家、增强建设的基础,良好的体育训练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同样也可以提升整个人的气质。
  (二)增强师生互动,逐渐渗透体育锻炼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以个人魅力感染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自身的体育训练到位,并且不断给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思想,逐渐培养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学生当做真正的自己的朋友,让教师的情感融入到学生当中去,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逐渐渗透体育锻炼思想。
  比如,关于初中生球类运动小型竞赛的组织与安排中,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灌输通过此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增长某方面的技能,激发学生竞争好胜的心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球类竞赛的方法。
  (三)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氛围中
  传统教学方式一般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在整个的体育课程中,学生都是以一种被动的形式去完成,学生基本上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要想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一定要改变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整个的教学课程中多增加活动性、变化性和乐趣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激发出来。
  比如,苏教版的关于初中生球类运动小型竞赛中,可以先确定比赛的名称和目的任务,比赛的规模根据比赛的目的和任务来确定,设置不一样的赛制进程,让学生全面参与其中。通过比赛让学生总结与思考,这样才能进步。
  (四)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导主动参与其中
  每个人对于体育锻炼的预期目标是不同的,由于运动水平的高低不同和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追求目标也不同。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不同点,找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训练活动,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导,使其主动参与其中。比如,在初中苏教版教材中的跳远运动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远跳,有的学生喜欢拔高跳,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点去设置不同的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到学习的兴趣所在,并且在某一领域有着不同的创造性。通过这样的分层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运动,并且了解自己所处的运动等级。
  (五)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爱上体育训练
  教学内容的搭配只有适应学生的训练层级才能足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其训练层级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增加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因此,在设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材活动的选择,再到活动的创造与实践运用。只有这样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使得体育教学更加的合理性和具体性。
  三、小结
  只有采用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以最佳的教学手段去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项快乐的、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运动项目,才能更好地发挥“乐于学”的效果。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体育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人个性的发挥与挖掘,更可以塑造个人品格。这是体育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周登嵩、李林,《体育名师的教学智慧》[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
  2.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3.张新,《中学体育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2012.6
  4.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郑厚成,《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6.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7.《体育教学评价技巧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责编 金 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058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