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如银

  笔者从去年开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现将相关体会作一回顾。去年笔者任教七年级数学两个平行班级的教学,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由于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故而一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还不是特别适应,甚至有所抵触。担心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不适应,甚至产生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现以七年级第一学期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一课的教学为例做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参考。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比以前传统教学方式要多不少。首先,导学案的编制要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能像过去一样先例题再练习这么简单的编写。一定要在例题前设置问题探究,探究的内容要简单并具体,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产生相应的观点。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预见性。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尽可能多的预见学生可能要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还要提前分好小组,分小组的时候不能把所有优异学生分一组,后进生分一组。这样会导致小组间的差距很大,课堂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就荡然无存了,同时还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出现。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同样重要,学生在上课前一定要先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才能在问题探究时有更好的、更充分的讨论。
  二、课中阶段
  众所周知,课中是一节课的重要阶段,上好课的关键在于课堂中师生的表现。课中,教师应适时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问题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性质。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自己发现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而去解决。例如在上七年级第一学期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一课时,笔者先在课前介绍了足球比赛中净胜球的概念,然后就几场比赛净胜球情况得到有理数加法的算式,接着笔者就开始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讨论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其它例子同样能够利用有理数的加法算式。经过近五分钟的讨论后,各个小组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有说电梯升降的,有说剪刀石头布的,还有的说两军交战的……,笔者就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例题阶段笔者同样进行了小组的合作学习,先让四个小组选派代表上黑板板演,板演结束后让另外四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对四位同学的板演“成果”进行点评和详细讲解。最后的巩固练习阶段,笔者采用的是学生自己先写出答案,然后小组内进行相互检查,把疑难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如果有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让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个笔者称之为“求助外援”)。课堂的最后,笔者先让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今天所学的内容,然后选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的总结,如果有不到位的再让其它小组补充。
  三、课后反思
  上完七年级第一学期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一课后笔者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发现进行小组合作的授课方式后,教师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很多,教师课上讲的少了,学生讲的多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多了很多,学生用笔重复练习的少了,讨论的多了。但是采用这种授课方式也有一些前提。第一,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分班采取的是平行分班,没有强化班普通班之分。第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授课方式课前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小组讨论的内容深度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情况,小组讨论的时机要提前准备好,对于小组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授课方式课中教师思维一定要足够活跃,因为学生讲为主,那怎么带动学生向当天所要学的方向走,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重要。对数学术语的掌握,时间的掌握以及课堂氛围的掌握教师一定要得当,否则课堂就会变成“菜市场”,场面一片混乱。第四,对于小组的分组同样非常重要,小组分组一定要均衡,这种均衡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的均衡和性格方面的均衡,让小组间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当然,在进行第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授课方式后,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说,小组讨论环节时,学生是坐着讨论的,但是笔者在第二次上同样课时发现让学生站着讨论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更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其次,经过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讲解题目和让他们站在讲台上讲解题目对比发现,站在讲台上讲解题目的学生能够更加用心更加详细的去给同学们讲题,因为讲台对他们来说比座位神圣的多,所以他们的重视程度也大的多。
  以上就是笔者根据自身经历得到的一些反思,仅供各位同行教师朋友们参考,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必将是“生本教育”的奠基石,为以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提供一个思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21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