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生态化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先志

  【摘要】教育生态化的实质是关注教育与生态有机辨证的统一,最终实现教育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在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中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旨在了解我们的真实教学状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对学习过程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生态化 网络课程设计 知识管理 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金项目】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1SA10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5-01
  一、引言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式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生态化研究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知识或技能的人,还需要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而教育领域的课程设计师,尤其是网络课程设计师,首先必须是具有生态意识,全面发展的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在网络课程设计中运用教育生态化理念就是为了行之有效地解决学习者学与教中的问题。面对当前教学改革实际,构建基于教育生态化理念的学习环境并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能能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发现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
  二、过程-结果研究范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学设计领域开始注重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与学生学业成就(结果)之间关系研究的“过程-结果”研究范式,以及强调自然情景、采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课堂生态学(classroom ecology)研究范式逐渐形成。过程-结果研究范式十分重视研究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它认为教师的行为以及其他特点会影响学生并转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学生的成就都能够用观察和测量等方法记录。然后采用统计方法来确定教师特点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1]根据这一范式,有效教学的内容用经验确定的教学行为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来表达。目的在于或是根据某些行为的内在特性,或是根据督学或其他“专家”的判断提出教学达到有效果的各项要求。过程-结果研究计划的第一步是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课堂样本中观察自然发生的教学行为,然后求出观察结果所得到的变量与班级学生平均成绩间的相关。从这种相关相位图中,可以看出与学生成绩最有关系的变量。研究计划的第二步是用实验验证相关联的变量与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2]在过程-结果研究中,一般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师,并认为因果关系的方向是教师指向学生。对学生这个作为课堂中社会行为的合作构造者或作为能有选择地参加并加工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的积极思考者,所给予的关注不够。对教师作用的研究限制了过程-结果研究人员对内容或教材的注意。结果,许多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便在这种范式的实验布局中被遗漏了。
  三、生态学研究范式
  二战以后,当人类惊叹于自己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偶尔也觉察到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遗留子孙的无穷祸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反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伴随它的还有人们对造成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层追问和寻求解决危机对策的全面思索。生态学的观念和方法对现代注意思维模式下的教学研究范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学研究的“权威性话语”、“统一性梦想”以及“确定性追求”在生态学面前纷纷梦醒。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生态学研究的信念,即教学的系统观、教学的差异观、教学的互动观、教学的情景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完整和谐、教学双方的民主平等思想。生态学教学研究所运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参与式观察、行动研究以及访谈法等。
  教育生态学研究范式借鉴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研究教学现象和规律提炼出一系列共同的思想、观念与方法。在这种研究范式下,教学就像是一个真实的生态系统――一个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事件等组成的系统,而且有各自的生态位,彼此相互联系,各自在维护生态的平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教学也就有了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在自然的情景下教学,其过程具有复杂性、变化性和灵活性。
  四、生态学研究范式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
  教育生态化网络课程设计旨在塑造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以使他们具备在以后的生活和职业中继续学习的能力,这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教育生态化网络课程设计旨在解决我们学与教中的问题。众所周知,知识发展是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内在建构过程,学习者是在互动交流分享中进行知识建构的。所以,我们教学关注的焦点就自然应该从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转移到了学生隐性知识的内在建构过程中,并因而引起了对学习主体的真正关注,促进了对追求意义理解型学习的研究。真实有效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通过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思,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五、结语
  基于教育生态化的网络课程设计中使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与内容得到延伸,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共享资源,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增强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真正培养学习者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嘉毅著:《教学研究方法论》,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年版,第19页.
  [2]《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164页.
  [3]Gage,N.& Needels, M. C. Process-Product Research on Teaching: A Review of Criticis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Volume 89, No. 3, 1989, pp.253-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18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