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薄巍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课程应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戏剧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就这一思路,对小学音乐课中融入舞蹈教学的必要性做一些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舞蹈;音乐课;重要意义;创新教育;个性与能力
  音乐和舞蹈是艺术教育中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舞蹈是一种形体语言,用形体来感受音乐,音乐又是舞蹈的灵魂。在小学音乐课中,把音乐与舞蹈两门学科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奥尔夫说过:“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教学中,不但要有动听的音乐、亲切温和的语言,还应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老师为学生表演舞蹈,学生产生律动,通过自己的律动,学生感受到了音乐舞曲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唱到激动时,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正因为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表现作品,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怕羞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及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发挥性地做一些即兴表演,使学生的身体律动跟上音乐的节奏,二者合而为一,利用舞蹈、律动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势,使其动作协调优美
  经常进行舞蹈练习,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灵巧、敏捷等素质。儿童初次接触舞蹈练习时,个人的接受能力、协调性差别甚大,强弱分明。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这种差别就明显地逐步缩小了。此外,舞蹈练习还具有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增强韵律感和陶冶情感,以及提高人体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强化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载体。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从学科特点出发,运用肢体语言,实施想象、创新教育,创设创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音乐之美在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各人听来,所获得的音乐感受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所悟、所动,这样才能投入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玩、去实践、去感悟音乐,同时培养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与能力。
  (作者单位 吉林省柳河县胜利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62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