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章阅读的“知识背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龙芳 范国强

  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老师和学生心中纠结的顽症,老师苦于说不清、道不明而浑浑噩噩;学生自然也是一地鸡毛,无从下手。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下力气去找一些方法或捷径来加以解决。此类情况的出现,除了技巧方法之外,主要还是在对文章的理解上。但就学生阅读状况而言,普遍存在着一是阅读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二是对文本内容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文本中的知识文化现象和社会发展过程缺乏了解,而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进展和深入,不能确切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笔者试从“知识背景”这个角度,来谈谈它在阅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方面所缺乏的能力的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讲的“知识背景”,不是光指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而是指文章里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历史遗迹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常识,诸如风土人情等等。这是文章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近日,笔者在讲析《巷子里的阳光》时就遇到了极为尴尬的事。文中有这样一句,“巷子是一条漏斗形的死胡同”。学生对“巷子”、“ 漏斗”、“ 死胡同”提出了疑问,他们没有直觉的形象,缺乏这些概念的常识,一脸茫然!要讲清这样的句子,就得把这三个词语逐一讲清楚,让他们有个直观的感知。做了介绍之后,学生们就明白了什么,回答文后的问题也较为顺手。由此看来,教师在课堂上仅介绍作者的生平阅历、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是远远不够的,阅读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知识背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了解知识背景的能力?如何利用它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尽快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 老师的经验、研究和解说,让学生了解知识
  文章阅读的内容之丰,形式之活,涉及的知识之广,这是众所皆知的。就散文一类而言,就有写人叙事类、状物抒怀类、寓情于景类等样式,也还有怀旧抚今等内容。中间涉及的许多常识问题对于教者来说是可以解决的,毕竟教者的生活阅历要丰富些,见到的听到的研究的要比学生多些、深些。但对于学生来讲就可能不那么容易解决了。例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句子中的“胡同”,学生就不能接受,因为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见到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对于“胡同”的概念较为淡薄、甚至缺乏。有个别学生对于“漏斗”这东西也不那么了解,缺乏生活的常识,而恰恰我们的练习设计中往往要让学生分析这类句子,这时老师需要作形象的解说,才能让学生对喻体有所了解,说出喻体的特点,完成阅读任务。再如左建明的散文《竹篾》中的“竹篾”,学生也已不熟知了。我们在分析时,居然有一位学生冒出一句:“竹篾是什么?有那么锋利吗?”能怪吗?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对渐离我们远去的生活器具、生活习惯已倍感稀奇和不解,更不用说生活体验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需要我们老师悉心研究和解说。新课标说:“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个情感体验从何而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和读者的生活体验有关。然而,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恰恰是这一点,如果缺了这一点,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往往会带来致命的伤害。我们在阅读舒婷的一篇回忆散文《小河殇》时,首先是“知青”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其次是文中对知青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细节,学生已无法理解和体验,因而分析时居然有学生匪夷所思,“知青的生活我喜欢”,“最好我也能回到那个年代去”;而对文题的“殇”、小河的枯竭、善良淳朴品质的流失这一主题就茫然了。这同样需要老师用自己熟知、研究获得的点滴,浅显地解说给孩子们,让学生去了解背景,进而去理解、把握主题。由此看来,教师教课外文章阅读,要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文本,对教者的要求不会低,不是把文本的答案告诉学生就一了百了了。如果这样,学生学不到东西,也提高不了阅读水平。倘若年轻一些的老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体会,不妨可以先学习学习、研究研究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分析文章,切实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 学生的阅读、吸收和运用,让学生学到知识
  要获得“知识背景”,光靠老师的传授、介绍去获得还是不够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我们知道,阅读不仅能培养人文精神,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同样也能了解到课本中难以学到的东西。利用课外阅读吸收来获取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文章阅读涉及的相关知识。就对目前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来看,一部分学生阅读还仅限在课程中规定的几本名著,抑或选择自己所爱的作品或作家来阅读,阅读面相对来说较窄。而课外文章阅读的选择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大都选自于名家名篇,这中间涉及到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历史陈迹就多了。这里不说课外文言文,单就现代散文来看,也有不少让学生未曾知道、了解的东西。例如,曹丽琴的《寻梦瘦西湖》中所涵盖的历史掌故,文化信息量,要读懂它,没有一点文学底子是很难啃下来的。张晓风的《不知有花》的阅读题中有这样一问:第(6)段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是否游离主题?答案是:没有,叙述少年看晚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对晚霞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他们已融入自然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要理解“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视而不见”,然后写出这样的答案是比较难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知识、解决问题。书读多了,见识广了,吸收多了,有些东西的理解就容易些,或者比一般人深、透。曾记得,笔者在讲炸油条来历的时候,就有一个学生冒出“炸秦桧”(油炸桧)这一传说,教者欣喜若狂,立即表扬学生阅读多,知识面广。显然他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比别的同学强。因此,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吸收文化精髓,了解文化历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让学生懂得更多,学会自己阅读,在阅读中吸收知识,进而运用知识,以提高阅读水平。
  三、 学生的观察、实践和积累,让学生运用知识
  一个在两点一线、温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一个生活在广阔的社会中经历较多的孩子,他们理解文章的能力肯定大不一样。正如以上所述阅读可以获得知识一样,看书的学生与什么书都不看的学生比较,情况肯定是大相径庭的。那么,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能力哪里来?笔者认为,旅游、课外活动、日常生活实践均可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能力。先说旅游。旅游是走进大自然、了解历史文化、体验美好生活、精神上受到熏陶、放飞自由心灵的最佳方式之一。从中不仅能欣赏大自然的美,还可以更多地学习文化。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授课中提到岳阳楼,去过湖南洞庭湖的学生就会兴奋不已;说到浙江绍兴,去过绍兴的学生会说出很多名人:王羲之、陆游、秋瑾、蔡元培、鲁迅等,还可以说出历史掌故、名川胜境,这对文章的分析大有帮助。他们见识广,容易理解文章内容。去过苏州的,对讲《第一次到苏州》文中父亲对苏州的感触理解容易些;见过玩过溪水的同学理解李汉荣的散文《溪水》,肯定更直观,更容易感受到溪水的智慧、精神与品格。《新课标》中也说道:“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话、国内外重要事情、日常生活等也都可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笔者认为,它是学习语文、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资源。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里的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只要是让学生亲自实践过的,那么他们对于这个活动(事情)的意义、过程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倘若他们注意积累并充分利用,那么,同样也是我们阅读文本的资源及不可或缺的知识。这样,我们在讲“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星,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时,就知道那是久日不见油了,会出现锈圈,说明生活很艰苦,不会出现前文所出的“我喜欢那年代的生活”这让人啼笑皆非的话了。这些除了学生做有心人外,教师应更多地引导,让他们懂得学语文,不是光有书本,光有老师的讲授就行的,还要养成大语文的观念,知道任何地方任何事情都可以学习语文。
  由此看来,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除需一定的方法和多练外,知识背景的了解和掌握对阅读文章的主旨,体验作者的情感,也非常重要。我们深知,学生有时读不懂文章与知识背景不无关系。作为老师,不能单凭自己的感受责怪学生,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多读多看,多实践,多积累,多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尽快解决棘手问题,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作者单位:无锡吴风中学、无锡六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12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