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德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石群

  进入21世纪,网络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世界共享的交流平台给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中学生的知识视野。网络环境是张扬个性的空间,在网络世界,无论你是什么角色、地位,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充分利用他人知识和资源的同时,尽情展现自己。可以说,网络环境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鲜明、自主创新的舞台,这对中学生思想和个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学校角度来看,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开辟了一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带来的丰富德育信息、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开发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思维。同时,网络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学生思想动态的新渠道,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领域。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既定的思想轨道,从而实现有效德育教育。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环境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上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很容易让一些辨别能力不强、自制力差的学生迷失在网络世界。同时,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之间的矛盾,也会给尚未成熟的中学生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络世界几乎处处都是陌生人,在这种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由着自己的意志去隐瞒自己或欺骗别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第二,网络环境中的匿名交流,使得中学生减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人际交往中人格分裂的可能。当学生过度沉溺网络而不再关心现实世界时,就会形成生活中的孤独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网络上也有一些容易扭曲学生价值观的腐朽文化,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还处在半成熟阶段,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冲击,这样也会不同程度地弱化我们的德育教学效果。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根据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思路。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直接决定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在信息开放的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可能随时会面临跟不上中学生信息获取步伐的尴尬,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甚至会由于自身计算机技能的缺失而对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茫然不知所措。因此,除去日常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技能与素质迫在眉睫。我们德育工作者只有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同时,加强网络技能学习,提高网络技术水平,才能走在学生前面占据网络高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2.发挥中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一直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回归学生的本位,拨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中学德育工作急需改正的方向。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特定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遵循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通过平常教学过程中营造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自主形成道德价值体系。通过网络道德教育,让中学生认清网络背后的陷阱,自觉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革新德育工作观念和方式。不可否认,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仍旧沿用传统的观念和方式进行工作。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我们要敢于认识和接受网络,其次要善于掌握和运用网络。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用平等的心态去感受学生网络世界的生活。只有在感同身受之后,才能真正贴近和认识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在准确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之后,再运用现代网络新技术,就能针对中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让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更加灵活高效。
  4.开辟校园德育网络阵地。校园德育网络阵地的开辟可依托于校园网站,在完成平常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之后,校园网也应当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领域。校园网络中心要对校园网站里的各个栏目进行任务划分,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利用网站的思想导向和一些热点时事去引导学生,并且过滤掉不良信息,让学生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获得思想道德的教育。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更新工作理念和方式,多管齐下,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扎实有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70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