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现状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要解决经济问题,还要解决育人的问题,帮助他们不仅自立自强,更要树立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及能力,了解和把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现状和资助与育人的现状,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与育人 现状
  当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他们是高校中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往往因为学费、生活费等问题而苦恼、烦心,进而奔波和操劳。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他们要比其他同学承受着更大的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个别经济困难的学生会出现自卑、焦虑、孤僻、嫉妒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丧失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还有可能造成身体健康的障碍,或对未来的生活信心不足等。这样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更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要解决经济问题,还要解决育人的问题,了解和把握现状,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因为家庭的贫困,这些学生为减轻家庭的负担而省吃俭用,或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取生活费用,时间长久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
  从学生来源看,多数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由于地域差异,他们的学习基础与城市学生有差距,综合素质欠缺,在入学时往往落后于其它非贫困学生,要取得好一些的成绩,要比其他同学多付出更多的努力,再加上经济的压力,会导致这些贫困的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有可能变得消极悲观,进而失去学习动力等。
  从高校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看,大学阶段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过程。这不仅是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大学生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对这些困难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要比非贫困学生承受着更多的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绝大多数学生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下,能够控制好自己,乐观对待学习和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应对困难和挫折,很好地完成学业。但也有一些困难学生,过分依赖家庭,不愿意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赚取生活费,而是存在“等、靠、要”的心态,等着减免或是获取生活补助。还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沟通,把自己边缘化,看到其他同学不用为衣食生活担忧,而自己却还要承担巨大的经济生活的压力,可能会出现自我否定、对家庭不满等不良心态,导致积极性缺失,对未来丧失生活信心,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孤僻、嫉妒等消极心理问题。
  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规模来看,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困难学生的比例数也在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大学生的20%,特困生约占在校大学生的8%左右,这也成为学校担心、家长揪心、学生忧心的社会各界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高校困难学生受资助的状况看,我国近些年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以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要按照“加大财政收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从制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一个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是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更要有针对性分析困难的现状,解决思想、心理及其它方面的问题,重视这一群体的心理、人格、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等,把握经济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的现状
  1.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的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成果显著,但问题仍然存在。执行资助政策的人员对这部分资金的认识有误区:一是认为这是慈善资助,他们只是完成一个资助的过程,把资助的资金从国家或学校的手中转移到贫困学生的手中,时间久了,受资助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应该资助和理所当然的心理;二是认为这是一种经济上的帮助,只要是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就完成了任务,忽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教育问题。这两种误区都是只解决了经济问题,而忽略了资助中的育人问题。
  2.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不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整体要求,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体现了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但在资助的过程中解决了主要矛盾,在经济上资助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也留下了一些病根,让一些贫困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心理。有些高校对这一点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除了经济资助外,没有建立与资助功能相激励的机制和诚信教育机制,没有将困难资助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忽视了培养人才中的育人初衷。
  3.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中缺失了思想道德教育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经济上的困难是他们面临的暂时的困惑和问题,解决经济困难与育人教育并重,这在资助中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个别困难学生用困难补助吃喝玩乐、与人交往中缺失诚信、毕业后不还银行贷款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要在经济资助的同时正确引导他们,加强思想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精神丰富、道德高尚、乐观豁达、有责任感、讲诚信、会感恩的合格人才,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配合诚信、感恩和法律知识教育,让资助更加全面。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随着资助工作的不断完善,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现状一定会改善,资助的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王小建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期。
  [2]梅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4。
  [3]李升红 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11年9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14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