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春冬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下,上课时已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这种学生被动式的接受教学,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潮流,那么,在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该如何去上好一节课,上生动一节课,上活跃一节课,使我们的学生在这节课里学有所获,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我们以前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调整。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能通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互动过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人人学必须的地理,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古代或现在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渊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有效学习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课后互助学习。”
二、实验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且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我们的印象中,实验法好像只在物理、化学、生物课中才用到,其实不然,地理课中也可以用实验来解决很多问题,而且是一举多得,上课新异,与众不同,更能吸引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海水运动的密度流时,就用了实验来展示密度流流动的现象。首先,我到化学实验室找了两个上下都有接口的容器、夹子和软胶管,并且用软胶管把两个容器的接口对接起来。然后,在一个容器里装满自来水代表密度较小的海水,另外的一个容器装盐水且在其中分别滴几滴氢氧化钠和酚酞,使它变成红色来表示密度较大的海水。当我把夹在软管的夹子打开时,学生们就看到这种现象:两个容器里的水,上层由无色的容器(代表密度较小的海水)流入红色(代表密度较大的海水)容器,下层由红色容器流入无色容器。这个实验很好地生动地展示了密度流的现象:表层海水由密度较小的海区流向密度较大的海区,深层海水由密度较大的海区流向密度较小的海区,这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使学生们一幕了然地理解了密度流的知识。下课后有很多学生围上讲台看密度流的这个实验过程,且问了很多有关密度流的问题,这起到了吸引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三、要尽可能地利用在你身边的东西当教具
高一的地理很抽象,要发挥很大的想象力和立体空间能力,才能学好。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听不懂,或不愿意学,那是他们的立体空间能力和想象力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我们教师如何把抽象化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他们接受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例如,我讲板岩是由页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变质而形成的,就用了书本为教具。书本是由一张一张纸组成的,如果书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一张张的纸就合成了一整块。在讲构造地貌背斜和向斜时,我用了一些筷子和湿木条作为教具。背斜的顶部受到张力,岩石容易破碎易受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叫学生们两手抓住筷子或木条的两端,不断加力使木条(或筷子)弯曲直到有一部分断裂。这时我们看到木条(筷子)弯曲的顶部由于受到张力已经断裂,但是弯曲底部还是相连的。
四、不断尝试课堂的有效学习方式
现在我们提倡的另一种学习是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真正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好的效果。有效学习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应当灵活多变,我认为应当不断思考、实践、总结,才会在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勇于实践,实践之一:让学生经历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想一想”,“做一做”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的。实践之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思考问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学会主动进行学习,学会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地理活动,从而形成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策略。实践之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习多样化的要求。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因人施教,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富有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地理教学的顺利完成。
总之,我想只要我们教师与学生能站在平等的地位,以合作与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多多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使教学化“难”为“易”,变“单调”为“多彩”,变“抽象”为“形象和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才不会在课改的浪潮中翻船,才会取得课改圆满的胜利。
(责任编辑 黄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