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低年级数学的直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改全面实施至今已有好几年了,在这期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课改低年级数学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学内容提前,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没达到教材中所要求的层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善于运用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并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直观教学,就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和学具,通过实际操作、考查、观察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直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为有独立自主的教学辅助手段。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直观教学演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演示在教学中主要是作为学生认识概念和理解法则的手段。因此,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要充分发挥儿童特点中对新、奇、具体的事物有很大的兴趣和爱动手、求知欲强等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二、直观教学演示时,不能忽视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刚开始只是通过眼睛去看,对新知有所感知,只有再让学生通过手去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法则的理解,在原有观察和现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明确的结论,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10以内数的认知"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上学前有所了解,学习起来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小棒、运用多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具来进行教学。在教学9的组成时,虽然学生在学前就掌握了9的顺序和大小,但对9的组成还比较生疏。如果枯燥的叫学生死记硬背,不但对知识掌握不扎实,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时,每张桌上发了9支铅笔,让同座的两名学生分分看。你们俩有几种分法?每次各分得几支铅笔?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把分铅笔的直观表象与9的组成联系起来,这样既强化了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直观教学演示要和语言表达相结合,达到逐步抽象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的思维灵活性比较薄弱。当他看过直观的事物之后,往往不善于自觉地把观察得到的规律抽象出来,所以教师必须及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二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虽然是新知识,但教师只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关系,及时迁移、启发和引导,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我从已知条件入手,提问学生,花蝴蝶的只数与白蝴蝶的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花蝴蝶只数是白蝴蝶只数的3倍。"这时我就叫学生在黑板上把图形贴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求花蝴蝶的只数就是求几个几只?当学生回答出求花蝴蝶的只数就是求3个2只是多少时,我马上启发学生:3个2只就是?学生回答:就是求2只的3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根据求3个2只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归纳出求2只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四、直观教学演示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具,使学生易于接受。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生依靠课堂学习获取的新知识总是有限的,在学校后的学习是重要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数学的概念部分重在叙述,低年级可以边读边看,教师讲一部分就指导看一部分。教学生从整体角度看图,有序地看图,认真地理解每一幅图的意义,使学生逐步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图画,从而获得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
  低年级数学的加减法计算中口算编在笔算之前,学生如果不理解算理就很难进行口算。因而在加减法口算中,教师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教具,让学生理解算理,说、写出计算过程。具体教学中,双色片,20数板、算线、位值图等都是很好的辅助工具。算线是学生用的最多的工具,学生通过在算线上画一画很容易理解算理:学生可以先加(减)到整百数、再加(减)到整十数;也可以先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接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最后个加(减)个,之后很清晰地说(写)出计算过程。数形结合,在直观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五、直观教学演示能促进学生的兴趣向有意注意转化
  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一个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学习活动本身和教学内容中的趣味因素。数学教学中使用课件、实物和学生操作用具,都能引发儿童的兴趣。
  例如,教学"物体的形状"这节课时,让学生摸一摸篮子中的物体(有长方体的、正方体的、圆柱体的、球形的),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学生在触摸的基础上,或多或少的谈了自己的感受。当一个学生说出长方体的面是平平的、角是尖尖的,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摸了正方体也是这样的感觉。这时教师追问怎样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全体学生又动手摸起来。因为学生亲自动手,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很高,都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最后由学生说出了他们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老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直观教学演示能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教具演示与学具操作是直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相互配合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记忆和思维活动的展开,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活动,往往离不开表象的桥梁作用,他们因受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制约,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就在初步形成量的概念之后,往往也要根据抽象的数学唤起头脑中的表象,外化为计数的具体形象,才能着手计算。
  在小学教学中,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借助各种直观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或解题方法。但是,也应该注意避免对过多具体实物的依靠。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抽象思维水平的提高,应逐步减少直观的成分。即使在低年级,也不应只停留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也要引导儿童逐步离开具体实物,进行抽象思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71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