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师话语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独特性在于教师话语不仅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对国内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进行简要概述,揭示教师话语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教师话语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21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活动所使用的语言。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 1990)。
  一、国外教师话语研究状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不少学者已经开始对教师语言潜心研究,如Chaudron(1988:85)曾经对教师话语做过全面调查研究:1)在语音方面,发音响亮、清晰,较为夸张,往往有延长的停顿;2)在词汇方面,多使用中性色彩的基本词汇,较少使用省略词、不定词和习惯用法;3)在句法方面,所用句子结构严谨,语法简单,较少使用从句,多用一般现在时,语速慢于正常语速;4)在语篇方面,经常将话题置于句首,较多使用第一人称,对程度低的学生多次重复;5)其他方面,教师话语的主要功能是解释、提问及命令学生回答问题。
  到了八十年代,教师语言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方面,并对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进行了分类分析(Long, 1983)他们发现课堂上教师语言有其形式和互动的特点,教师会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其更容易被理解。这些研究大多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做了初步的归纳和分类,揭示了教师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研究越来越广,从主要研究教学语言逐渐发展到研究与教师语言相关的各个方面,直至今日发展到研究教师全部活动(包括言语活动)。
  在九十年代,随着对语言习得过程和交际在课堂教学汇总所起的作用的了解越来越多,更有一些学者提倡进行“教师研究”,并“有责任地系统研究二语课堂”(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以进一步“提高对教与学的理解”(Edge& Richards, 1998)。他们更加深入地探求二语习得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中的教师用语、教师行为做了更细致的研究。具体来说,他们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师生之间的交际及互动行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的数量与速度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馈情况。
  二、国内教师话语研究状况
  我国外语界多年来重视习得心理和教学法研究而轻实际课堂研究过程(杨雪燕,2003),对外语课堂过程本身尚未给予足够关注,关于教师话语的作用和交互形式特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主要外语类期刊中,以外语课堂或外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很少,且主要以西方理论的介绍或综述为主(林汝昌, 1996)。涉及到英语课堂教师语言的论文不多,而且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话语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优势。
  国内教师话语研究的转折发生于1999年,王银泉(1999)在其文章中指出外语课堂教学上教师话语对于学习者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外语课堂教师话语与其他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是有区别性的,最大的不同在于“英语话语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教学的媒介”,向国内业界正式引入外语教师话语研究的论题。汤燕瑜和刘绍忠(2003)定义了教师话语的组成部分并列举了相关研究。李华(2007)从话语分析的角度介绍了国外课堂教学及教师话语的相关研究。这些都表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话语的提高与学生二语习得的促进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国内近十年出现出不少的实证研究,周星、周韵(2002)从话语量、提问方式、交互调整、反馈方式等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师话语。胡学文(2003)研究了了教师话语的功能和特征。胡青球(2004)分析了教师提问技巧、内容与形式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关系。曾庆敏(2004)、周军平(2006)等通过实证录音揭示了只有注重提高话语输入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机会,才能促进二语习得。 赵晨(2005)在采集了30节英语课的语料,探讨了三个不同水平课堂中教师如何正对学生语言错误选用纠正反馈语和这些反馈语如何影响学生的输出。咸修斌、孙晓丽(2007)在基于大学英语优秀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上发现优秀教师的课堂话语差异很大,教材本身不能决定课堂话语的特征,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
  还有一些研究剖析了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特点:庄文中(1991)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语言环境和基本要求》中将教师语言特点归纳为七组:科学性与教育性,规范性与灵活性,针对性与趣味性,逻辑性与形象性,简明性与丰富性,启发性与哲理性,通俗性与典雅性;陆谷孙教授(2003)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作了详细的概括,其中包括对教师语言的要求:准确性(accuracy)、流利性(fluency)、幽默性(humor)、脱离母语(un-learned mother-tough habits)以及纠错能力(x-ray eye for error detection)等。
  中外语言学习家已经对教师话语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调查,这些研究为广大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的同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不过大多数还只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或零散材料的收集层面上,教师课堂话语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有待探索。此外研究范畴仍需拓展,研究集中在大学教师话语,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涉及较少。
  结语:李旭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能力结构》中指出“英语教师通常是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其语言素养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教学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话语的使用对学习者的输出和交际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研究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己那些课堂话语更能促进课堂互动从而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最终总结出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师课堂用语,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haudron 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1998
  [2]Edge J & Richards K. May I see your warrant please? Justifying outcom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19):334-356
  [3]Long M H. Training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as classroom teacher[A]. In J E Alatis, H H Stern & P D Strevens (eds.).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Towards a Rationale [C], 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83:281-297
  [4]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991.
  [5]李华.从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看国内外教师话语的研究[J].外语界,2007(5):83-90
  [6]林汝昌.教学语言―一个仍待研究的问题[J]. 外语界,1996
  [7]陆谷孙.英语教师的各种素养[J].外语界,2003(2)
  [8]汤燕瑜,刘绍忠.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9-23
  [9]王银泉.第33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年会侧记[J].外语界,1992(2):54-55
  [10]咸修斌,孙晓丽.自然模式亦教学模式-基于大学英语优秀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1]杨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54-61
  [12]赵晨.不同水平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纠正反馈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13]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9-68
  [14]周军平,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2006(3):65-68
  [15]庄文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语言环境与基本要求[J]. 语言文字应用,19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76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