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族初级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及解决策略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顺勇

  摘要:少数民族初级中学学生由于经济文化及教育条件等各种原因,数学学习中存在一些特有的困难及障碍,导致数学成绩落后的学生比例较大。出现学生怕与老师交流,成绩上不去,滋生厌学情绪等情况,这经常是教师苦不堪言的话题,一直是困绕我们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棘手问题,解决的重点策略是要认识清楚这些困难和障碍存在的具体原因,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因材施教,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立足基础,降低起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差别对待,减轻负担,掌握规律和方法等途径和策略,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从而提高民族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民族中学生;基础差;语言障碍;因材施教;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92-02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及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民族中学生存在数学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听课反应能力偏低、领悟能力不高等特点。本文仅针对民族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些典型困难及障碍点和解决策略途径作粗浅的探讨。
  一、民族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在民族地区长大的孩子,对汉语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差。在整个小学阶段,多数民族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是简单地堆积在大脑的记忆库里,而不能灵活地运用。也有许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学习的自控能力也就较差,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性情孤傲,滋生享乐主义。很多教师只顾对学生传授很多的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于是这部分学生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厌学情绪便悄然而至。学习中他们会不懂装懂,作业抄袭,上课讲话或睡觉也是经常的表现,自然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虽然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出有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但同时也有些许无赖。这跟我们教师总认为这部分学生难于教育,也就任其发展的消极工作方式不无关系。民族中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二、民族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困难及障碍主要表现
  1.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能力差。许多的学生都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有自以为聪明不认真听讲课,待做作业时再阅读课文内容,根本无法知道这节课所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造成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
  2.不善于思考,思维不灵活。不能用数学语言或通俗语言表述概念、公式、定理,不能说出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假思索、似懂非懂;解题过程简略,没有正确规范的格式。
  3.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不重视自我总结,缺乏竞争意识。对课后作业,为完成任务而做,存在抄袭现象。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抱着我是来完成父母之命而学习的,我只要在学校,无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否,父母都能认同,也不加以教育与批评。学生当然不愿认真学习,马虎应付,寄希望于考场上的“临时发挥”。总之,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目标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而无所收获,就会盲目崇拜,生搬硬套;只思考而不学习,那理论与实践就会产生偏差,理论无法正确地指导实践。久而久之,学习定会吃力,又怕与老师交流,就以“我学不会”或“我们读书都是被父母逼来读的”为借口而放弃,自己一点学习积极性都没有。
  三、解决困难、排除障碍之策略及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民族中学的学生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的落后和不良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思考,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事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大多跟不上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的错误,通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方式,这与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犯错误时迫切需要理解和帮助相背离。
  2.因材施教,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①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民族中学生开始都喜欢学数学,后来就觉得难,渐渐没有了兴趣。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上课不专心,甚至影响他人学习的,我一般是停下课不讲,或将视线指向他们,用以提醒其将注意力转向课堂中来。有时也有学生不在意教师的提示,教师可讲课边走到他们的身边,会有其他学生提醒,这时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地用手把自己的头抱着并偏向一边,教师假装视而不见,于是这些学生会把注意力转到学习上来,再提一些他们刚听懂的能回答的问题,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他们以适当的辅导,让他们体会到对掌握新知识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②情感关爱,让学生情有所动,学生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善于发现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需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对教师诉说关于他生活中的很多事的时候,教师的教育就趋向成功了。教师的语言、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批评时,学生的内心也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搁浅。③激发好奇,让学生自生动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到好分数更重要。”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   3.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①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民族中学的学生不知道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总不愿意抽时间自觉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他们预习的方法,也就是在每节课课后,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的同时还要布置第二天的预习内容,尝试做课后练习,对不会做的地方做好标示。在第二天上课时,通过认真听教师讲解,让不懂的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益。②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听课是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注,思维要随着教师的引导而思考。第二,对关键问题、重点内容要做简要笔记。在上课时,关注教师的解题思路与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一致,学生在听时,对这类题的思维模式作简要批注,以便于今后复习巩固时找到解这类题的突破点。第三,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注意先思考后回答,重视语言的组织。第四,对还没听清楚的问题,当堂提出,以达到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点。
  4.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由于民族学生基础差,上课时,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于是漠然置之;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定理、定义、公式等)掌握不牢,于是在解题时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文字较多的问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就很困难,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了。因此要想改变这个局面,我们就要把与课本上的例题转换为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进行讲解,通过两道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对比教学,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数学基础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能学好数学的,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卡耐基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
  5.差别对待,减轻负担,掌握规律和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的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要求布置作业的传统做法,可以结合学生能力,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对于大多数基础薄弱的同学,应以课本为主,对成绩好的那部分学生可适当拓展,但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实行“多做”。
  总之,虽然任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遭遇困难,碰到障碍,农村地区民族初级中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遭遇的困难碰到障碍更多更为突出,但是,有困难就有解决的途径,有障碍就有排除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地对待、全心地钻研,就一定能找到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和方式方法,从而切实地提高民族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为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及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出人民教师应有的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杨晓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柯秋贤,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5]谌叶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Z].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85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