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政治“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更新教学思想、探索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先进和落后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导学式”这种模式应用到政治课堂上去,本文就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导学式
  教学模式是一个大的概念,是指有相对稳定性的结构、程序和阶段的教学样式。形成怎样的教学模式不是偶然的,而是教师综合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各方面因素,经过教学实践后确定下来的。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在课堂上以“讲”为中心,以“听”为主体,大大阻碍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导学式教学模式则能够克服这些弊端,做出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究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目的是使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怎样操作,或者说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呢。
  一、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所谓导学,“学”应该是中心内容,这也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过强,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学习。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鼓励学生进行自学。自学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表现,是指在不经过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获取知识和技能。高中政治课程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很多,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是既定的,不同的学生的政治水平不同,教师的教学只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可能照顾每个学生的需求,所以在课堂上就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讲到某个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会觉得很容易掌握,而有些学生会觉得十分陌生。而预习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认真阅读教材,最大限度地获取能够获取的知识,找到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发现自身的弱点所在。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够有针对性进行听教师讲解,对自己不懂的部分格外注意,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如果做好预习工作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例如可以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不能只是养成预习习惯就可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要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有所体现,教师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单纯性的知识讲解,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容易使课堂变得沉闷枯燥,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状态,机械接受知识的灌注,根本不会积极主动思考。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注意自己的授课方式。政治课程中大部分都是理论性知识,学生很容易失去听的兴趣,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丰富。例如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注意自己的教态,辅助性身体语言,或者用幽默性语言等等。此外,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课堂环节,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思维得到激发和发展。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保持思考的连续性,紧跟教师的讲课步伐,与教师配合,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的“导”是关键
  导学式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但是教师的“导”也对课堂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鼓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
  1.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学,特别是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学生在预习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否则预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首先预习要有目的性。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面对如此多的教材内容,往往有不知从何入手的感觉。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目的性去预习。例如在预习之前明确要学到哪些知识,知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另外,学生容易犯走马观花、找不到重点的毛病,教师可以一开始列出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然后逐步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阶梯性,让学生的预习和学习由易到难,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善于把教材知识转化成问题的形式,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质疑精神,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并且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一开始学生可能很难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得多一些,多教给一些方法、并且注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以保持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和信心。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之后,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好好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的形式,从而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完整的探究过程先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共同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得出问题答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从旁给出适当的指导。一开始问题的选择和具体步骤学生可能不能好好把握,教师可以适当做出示范,例如由教师帮助提出问题等,然后鼓励学生独立进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全过程,从而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且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高中生比较敏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需要这种情感激励的。
  另外,只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够学以致用。在进行导学式教学时,教师也要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有效巩固和提高。
  导学式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等等,总之是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探索、乐于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351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