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技校生的写作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桦

  大多数技校生写作水平较低,因此容易产生害怕写作的心理,如何改变学生这种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在此浅谈几点看法。
  
  1 明确写作的重要性
  
  每当上语文课时有不少学生犯“晕”,不感兴趣,既听不进去,也听不明白,因而导致不想听之后果。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首先,写作是一种工具,是在信息社会个人或集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最原始的发生和传播形态。学会比较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意见、观点、办法乃至个人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就能够比较直接地把这些个人头脑中生发的思想转变成物化的信息,传播出去,让社会接受到这些信息,再反过来利用这些信息,产生或者派生出更为有益的信息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联系的重要手段,不难理解。通过互联网的联络也就是通过键人个人的思维物质形态――文字进行联络。当这些思想作为一种文字进入网络的时候,这项信息也就即刻被别人接受了。键入文字的过程,也就是最基本的写作过程。这样看来,写作真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有的重要的素质了。
  写作能力也是工作能力的体现。一个人工作中,不能仅有处理事情和协调各方的能力,而且也应该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这也是个人综合工作能力的组成部分。因为工作不可能是个人的事情,很多事情是需要同事间、或者是上下级间的一种交流和传递关系。而很多这种场合是要通过书面的形式去完成工作的,这时只有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2 激发写作兴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也就有了积极性。有了行为的动力,因此要克服技校生写作心理障碍,还得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作文的写作千篇一律,千人一腔,这样的文章学生一见就倒胃口,自然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因此作文要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以标新立异的文章出奇制胜。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具体要求如立意要新、构思要巧、语言要妙、选材要奇。如以“亲情”为话题,就可以启发他们拓展现象的空间,跳脱一般人脑海中立马涌现的“父母、家人”等范围,放眼学校、社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则更显可贵,立意也更高远;构思方面则启发他们可多尝试一些文体,大胆联想和想象;体裁上创新,戏剧小品、故事新编、散文小说,甚至书信日记皆可尝试;语言则要求精美奇妙,各种修辞的运用。古诗词的引用,能给文章增添不少亮色;选材奇特恰当,尽量避免用滥了的材料,可结合时事,既有说服力,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笔虽还稍显稚嫩,但写作兴趣明显提高了,作文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时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3 从实用入手,引导学生学好应用文写作
  
  技校学生一般不太重视学习应用文,认为技校是学技术的,自己以后是技术工人,不是公务员,也不是秘书,应用文写作和自己关系不大,学不学都一样。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开始讲授应用文体时,就应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应用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应用文写作列为本科生的通识课程之中。作为技校的学生,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掌握这个跻身社会、赢得竞争的有力工具。综上所述,使技校生明白,学好应用文写作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由此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
  如:讲授求职信时,书本的例文虽然都较有时代气息,但数量少,不够典型。所以,笔者又另外在课外选用了几篇求职信的例文,来丰富教学的内容。笔者选用的例文是我校本届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这些求职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新,而且是用电脑编辑过,再插上一些花边、图案,图文并茂,外观十分的漂亮和典雅。学生看了羡慕得很,情不自禁地很想一试伸手,想尽快学会写求职信,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刚学会的电脑知识,把自己的求职信设计得漂漂亮亮的。由于教师通过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例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我还将其中写的较成功的几份求职信,让学生自己誉写好后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中,让同学们观摩、学习。除外,针对个别后进生,我不厌其烦地加以辅导、讲解,直至其写出比较好的求职信与个人简历。这样既表扬了先进,也鞭策了后进,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通过实用性的教学,潜意识地让他们重视学习,克服畏难情绪。
  总之,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了是技校生在走人工作岗位后体现出更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完成工作,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义务通过教授写作课用启迪的方式去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花,使之发出光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