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明代女作家郑淑云写给儿子一封信,字约义丰,颇耐人寻味。
  “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人的一生可能会遭遇三种困顿,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一种困顿是,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第二种困顿是,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第三种困顿是,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最后,妈妈告诫儿子,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你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
  这样的妈妈真伟大。她爱自己的孩子,但她的爱不狭隘,不消沉,有见识,关注的是孩子人生长远的发展。无疑,这是一种饱含仁慈宽厚的生命之爱。她教育孩子客观看待人生所面对的人和事,用多读书来认识社会,用走正路来完美人生!
  古人的教育智慧,值得现时代的人借鉴。
  当下,在市场经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背景下,家长、学校往往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成绩上,只想着怎么让孩子提高成绩,将来考一所好大学,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完善的教育,忽视了爱国、理想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管他人,对来自家长、老师、社会的关心,认为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吃不得苦,经受不住挫折和磨难。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对孩子进行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也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如何使当代青少年在未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值得当下的教育者深思。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道德观念的融合,注重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着眼长远出发,探索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
  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道德之美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发展传承中积淀下了诸多有益的道德元素。众多古圣先贤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坚守诚信,遵从“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他们牢记“仁爱孝悌”,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质朴节俭,诫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他们修身正己,追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们勤学苦读,留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美谈;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学校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莘莘学子在奋发前行的道路中,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宝贵财富。用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稳定性、连续性、深刻性、民族性”等特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美德、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内容非常丰富。语文教师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教授《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引出孔子道德范畴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礼治”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品格熏染。在《劝学》《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利用诵读引导学生接受“孝道”教育,要他们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李密的角度想想该如何做。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荆棘和坎坷,不幸和苦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屈原、陆游、杜甫,领悟什么是爱国;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走近李白,感受什么是豪放……通过日积月累的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沉淀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希望与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途中一次次欢乐盛会。我们利用清明节与端午节,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探寻渊源,真正弄清其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实践,学生明白了清明节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端午节不仅与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同时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悟并践行于自己的生活。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着力倡导“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伦理道德,浸润青少年思想道德。引导家庭发挥源头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家庭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家长们更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视物质财富而轻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我们将中华民族特有的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加强青少年品德修养。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校搭建平台,使家长们通过“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途径来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精神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延续。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当代青少年身上,我们需要有知识的可造之才,更需要有道德、有良心的可造之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从中汲取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当前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21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