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翻译的角度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翼

  摘 要: 文化翻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翻译工作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本文从翻译的角度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走出去 翻译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明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引起世界新一轮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为当今世界时尚和文字、影视作品提供了创作灵感,成了热门题材。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有效地“走出去”,成为从我国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翻译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媒介,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我们有时把文化“走出去”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普通的翻译问题,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和中国文化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化就自然而然“走出去”了。事实上,在翻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中西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占据统治地位,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学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将中文作品翻译成他国语言时,如果字对字翻译,则不符合他国的认知习惯,如果完全迎合西方的文化就丧失了文化身份。
  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时,就不会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一个仅仅关涉语言文字转换的翻译问题,就会注意到它与文化的跨国、跨民族、跨语言传播的方式、途径、接收心态等相关因素。
  例1:对于红楼梦第24回里一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翻译:
  译文一: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译文二: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查阅大量资料之后,我发现大家对这两种译法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第一种译法忠实原文,有人认为第二种译法用面粉和面包代替了大米更加可取,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可是仔细想来,《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反映了中国清代最真实的社会生活,若用面粉和面包代替大米,则无法还原历史的原貌。
  例2:中:姜还是老的辣。
  译文一:Old ginger is hotter than new.
  译文二:Experience counts.
  在上述例子中,对于中文读者而言,很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对于翻译成英文的版本,译文一中突然出现了ginger 不免过于突兀,而例文二中所表现的中国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没有很好地传达给异国读者。无论怎么翻译,都略显欠缺。
  二、 中文的不可译性
  翻译是跨语言的活动,但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发音和书写系统,因而很多情况下中文都存在不可译的情况。
  例3:人曾为僧,人弗可以为佛,女卑为婢,女又何妨成双。
  有人将其译为:The man who has been monk cannot be called a slave.
  拆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东西,无法翻译,上述翻译,情味全无。
  例4:鸿是江边鸟,蚕是天下虫。
  这些句子把语言文字本身作为描述的对象,即使是翻译出来,充其量只是对原文进行表述,原文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无法很好地传达给异语读者。
  因此,文化“走出去”战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局限性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文化“走出去”战略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这一战略的实施可以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文化身份,不能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随着文化交流与对外输出,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滥竽充数的假冒伪劣现象。据报道,某明星大腕组团到美国巡演,被美国作家评价为“内容庸俗,言辞粗鄙”。某些被推崇的对外交流的文学作品甚至被海外汉学家称为垃圾。
  当然,这些来自海外的声音也许有偏颇之处,但某些文化产品不受欢迎,绝不是仅仅用“文化差异”这四个字就能一笔带过的。英国女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据统计读者已超过3亿。难道全世界读者与《哈利・波特》就不存在文化差异吗?
  有人认为,热辣火爆的“哈利・波特”现象是一个成功的全球化文化品牌范例,是文学、电影和消费者品牌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国际文化市场运营模式。笔者同意这种观点,但绝不仅仅如此。《哈利・波特》的成功,更大的原动力源于作品背后独特而瑰丽的凯尔特文化元素。这就是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孔子、鲁迅在海外受到热捧,而当代某些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却在国际上遭到冷遇?正如有专家分析的那样,广大群众在整个输出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作为中华文化代言者的输出产品,有可能并不是广大群众真正喜闻乐见、健康高雅的精神产品,而是某些噱头产品,甚至一些所谓的大腕作品竟成了文化输出的免检产品。这些免检产品如果质量低劣,一旦走向世界,那么它们究竟将给中国文化增值还是减值?
  因此,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和评估。只有确立文化产品的评估标准,建立文化产品输出的监督机制,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品牌才有可能诞生,中华文化才有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 [J] .复旦学报,1993.3.
  [3]胡兆燕.“文化走出去”需过翻译关[J].中国财经报2011-12-22.
  [4]谢天振.译介文学作品不妨请外援[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30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