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雨晴

  摘要:英美文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之一,英语专业在课程教学上面临很多困境,如:课堂时间的减少、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英美文学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尤为重要。相关领导和教师要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开拓教学视野、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本文从优化教学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校 英美文学 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 G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11-02
  英美文学课程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已存在很长时间,它在英语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下,有些教师仍保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也就成了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锻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新时代下,改革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1.1开展探讨式教学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长久影响,使得我国高校实施探讨式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探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教学自由活动空间,改变传统讲授模式,认真选择讨论题,在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某个专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发散思维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文学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艺术的表达,文学作品是将作者的人生经历及真实体验感悟进行思考和记录。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学习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他们把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体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语言基本功、提高认识高度。如果教师一味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概况和抽象的讲解,这样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而探讨式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1.2拓宽教学视野
  英美文学课程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学习问题,英美文学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对于英美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历史文化以及礼仪风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通过把英文礼仪文化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英美文学的精髓。在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当下热门专题作为研究热点,还可以借鉴不同学科理论来启迪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
  我国高校有很多本科生研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在课堂上束缚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西方文艺理论这门课上,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和大众文化等学科知识理论;对于欧美风俗文化的理解,可以引用图文资料,这样使文字变得生动,更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英美文学课堂的改革,我们要调动一切手段,是为了让英美文学教学走入更宽阔的学习天地中,帮助学生拓展学术视野,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里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导致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困难重重。由于现阶段我国进行教学民主化改革,很多高校都设置教学评估来检测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采用课堂问卷测评和网上评分两种形式。但由于每个学校情况不同,这种教学管理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一些教学认真严谨的教师在评估中反而得了中下等,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来评估一个老师的教学质量,这样就会使学校存在不良的学习风气。
  要想更好地推动英语改革,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跟紧时代脚步,把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轻松活跃。利用大量多媒体资源,从而使教学内容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课堂的兴趣。为了更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
  1.4完善考核机制
  英语教学之所以僵化枯燥与学校的考核机制有一定的关系,由于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心理影响,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认为只要及格就无所忧虑了,这样长久的发展下去,学生对学习只会更被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无益的。也有很多教师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科研成果上,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任务中,导致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考核机制的不完善。
  首先,应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实行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70%,课堂平时成绩占30%,采用这种方法来评估英语成绩。从考核方式来看,卷面成绩还是我国课堂考核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于英美文学这门课程而言,卷面成绩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想改变这种不完善的教学现状,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加大课堂考核力度,改善其考核方法。(2)加重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核力度。(3)因材施教,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把课堂考核延伸到课外考核,是英美文学不局限于课堂的英语文字堆砌的最合适的表达形式,它更多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积淀上。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举办社团活动,比如英语演讲、对话节目、英语辩论赛等校园活动,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英语的实践学习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这样也对教学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关注力度和支持力度。这是因为教学改革并不只是教师的责任和工作,英语教学改革关系到构建教育体系的问题。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不能用物质财富来计算教学考核体系。因此,相关领导应到师生群体中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具体事实为依据,从而推动教育考核机制的改革。   2 英美文学课程改革
  2.1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
  近几年,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英美文学课程陷入了困境,它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反而有了淡化的趋势。英美文学课程的课时日益减少,这对于学生对全球文化、西方文学的理解和接受产生极大地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观念的构建,更难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英语的语言基础。英美文学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文学审美意识、国外文学知识素养、感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教学能力。除去教师的因素之外,英美文学课程陷入困境还表现为三方面:
  2.1.1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欣赏的目标
  英美文学课程内容是以文学史和作品选读这两个知识进行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只是一味地灌输现成的评价。教师在讲授文学史时,只是列举一些关于文学史的知识,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法遏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而对于文学选读方面,它只是对文学史的补充,教师只是片面地进行节选,这样做导致破坏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性。
  教师把时间都放在单词的意思和对句子的解释上,忽略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思考分析,这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对作品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体会文学名著语言的优美,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自己不懂得欣赏文学名著。
  2.1.2没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和教材的开发
  如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走向现代媒体教学,纸质文本加上媒体资料是现在英语教学的多样化手段。在英语的教学上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促进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英美文学课堂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英美文学课堂中应做到文本、影像、声音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手法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会使学生能够全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高校英美文学课堂应与时俱进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形式。
  2.1.3现如今英美文学教材缺乏活泼的时代气息
  我国高校的教材大多数都是采用编年史的体例进行编排,同时把历史上著名作家的生平、主要作品概括、主要作品节选、文学作品的意义等内容进行编撰,这样有利于学生熟悉教材的文学渊源。教材重点描写的是历史经典作家,而极少谈到当代作家,对于英美文学历史内容中出现的相应作家也只是一笔带过。
  教材里对英美文学作品一直停留在概念式、抽象式等层面来评价,教材对作品的评价忽视了作品内涵的多义性与作品主题的模糊性。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局面,不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文化价值观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养成,因此,学生不能领悟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识,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只能留到在表面。
  2.2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思路的探索与改革
  我国在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满足社会需求,要求高校把握英美文学课程的时机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为了实现教学改革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上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以下经验:
  2.2.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挑选出适合广大学生学习的教材。英文文学课程要顺应文学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设置课程由简单到深入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处于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接受。
  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以及对文本深刻内涵的挖掘。因此,在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上,教师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可以把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用文字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自己评判该文学作品的价值,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2.2.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关系,课程上,师生共同讨论英美文学课程的作用和意义,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讨论的内容因围绕三点进行:(1)通过学习英文文学作品,我们是否了解最新社会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画面。(2)通过学习英文文学作品,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是否得到提高。(3)通过学习英文文学作品,我们是否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在英美文学的课堂上,教师应改变原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任务中,并且由学生自己来掌握任务的进度。比如让学生主动去选择文学作品中的作家,接下来寻找该作家的相关资料,进而分析该作家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然后制作学习课件,最后将参与这个任务所带来的感受进行总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主动挖掘和寻找文学作品内容的内在价值,而学生则对这些内容会有更深刻的记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只是把视野放在书本上,而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查找资料,这种任务型教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2.3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指导教学
  英美文学教学并不适合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它只是完全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教师复述的知识,对于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也并没有主动的进行思考,只是等老师对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极强的依赖心理。在学习上依赖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进行独立思考,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和体会的,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模式对于教学是没有长远效果的。
  要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就必须要进行辅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知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应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形成自己的认知板块,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组织、授课安排上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学习的能力。
  3 结语
  文学教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英美文学课程是人文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英美文学课程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赏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研究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找出人与世界的根本关系,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内涵。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人。
  参考文献:
  [1]王珊.浅谈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语文建设,
  2014,24:27-28.
  [2]李金梅. 论以教师为主导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60-163.
  [3]孙敏.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
  2013,12:147-150.
  作者简介:季雨晴(1991-),女,汉族,辽宁阜新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36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