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雪颖

  
  摘 要:随着高校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契机。德育工作者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正视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的利弊;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以适应网络环境的新要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等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8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校园网络的普及使网络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高校道德教育的环境,冲击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如何应对网络给大学生及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也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的特性
  1.跨时空性。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上具有显而易见的自由、快捷的特点。使用互联网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信息随时发布、即时滚动。任何信息一旦进入互联网,几乎就可在同一时间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民看到。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分地域、没有疆界,还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快捷的检索功能。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到不同时空的信息。这无疑缩短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距离,学生通过互联网接收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海量信息,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2.交互性。网络不仅是单向传播的载体,也是双向甚至多向传播的工具,通过网络使双方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和沟通。通过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和交互性。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网站之间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即时沟通,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可以对新闻内容、时事消息随时进行监督和展开讨论。与现实世界相比,在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拥有更广阔、互动性更强的交流机会。
  3.虚拟性。网络环境具有“数字化”的特点,在互联网中,人们的真实身份被隐藏,取而代之用字母、数字等符号来表征。网络环境帮助使用者实现许多在现实世界被抑制的愿望与想法,而做到这些显得十分的便捷。网络提供了虚拟的环境,因此也增加了网络行为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德育的挑战
  互联网的跨时空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一)网络对德育对象即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淡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传统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依靠他人的监督,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相对严谨。然而,一旦进入具有虚拟性和相对隐蔽的网络空间,用图像、文字等符号来显现身份。此时,大学生心中原本在老师、同伴、家长等社会群体监督下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则被虚拟的网络逐渐弱化。网络的过度使用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际情感淡化和信任危机。
  第二,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高校,大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具有强大娱乐功能,尤其以游戏及视听为代表,这可能使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毫无节制地在互联网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世界,排斥现实生活,迷恋于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由于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新奇和有刺激性事物的吸引。对虚拟世界的沉迷使部分大学生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真实交往,从而导致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
  由此可见,以上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难以管理和控制,给德育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网络使德育工作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环境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同时,教师往往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技能,具有更高的学识,这使得教师具有较高的威信和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居于主体地位。
  而进入网络时代,学生与老师平等地面对巨大的信息库。在一个具有更开放更自由特点的网络环境中,教育活动的开展少了教师在讲台上的居高临下,而是可以在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接收。也就是说对于同一道德主题,大学生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客体,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网络的发展使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与渠道接受信息,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被打破。
  (三)网络环境的多元化弱化了主流价值的影响力
  多元文化的网络环境中,渗透着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这种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而通过网络所宣传的资本主义精神和价值观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是相冲突的,这不可避免地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也使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压力。
  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异常复杂,对德育工作的方式、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提出了挑战,增加了舆论控制、监管和导向的难度。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网络环境的利弊
  毋庸置疑,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网络既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教育工作者应当认清这一点,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利用好网络环境带给我们的新机遇。
  首先,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博大的资源库,丰富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信息共享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和利用率,减少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第二,网络使德育工作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高校、家庭关系的建立,进一步把握教育对象的精神理念和思想动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第三,有效地利用网络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的环境,促使他们关心世界、关注社会、了解和认识自我,逐渐成熟和完善。
  面对网络迅猛的发展态势,及时利用好互联网,主动构建道德教育的网络阵地,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努力增强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时效性与有效性。
  (二)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手段
  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教育,德育更多地体现为思想自然交流、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式,例如道德理论的灌输、社会实践、榜样示范等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扬传统德育方式优势的同时,我们需要思考,计算机高度普及的网络化时代,道德教育方式面临的新情况。在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下,以往单纯的鼓舞号召,生硬的说教,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然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把握网络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1.搭建网络平台,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信息资源的发展和普及,使德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存贮、传输及应用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德育方式的网络化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和质量。网络媒体在传播形式上所具有的强烈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让原本严肃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变得更形象生动,增强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德育工作者需要更多地参与到网络教育和管理中,多和学生在网络上平等交流,通过健全网络管理体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利用校园BBS、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构建的高校道德教育平台,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网络的即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更强时代感,拓宽了高校师生的交流方式,使德育工作得以深入进行。
  2.充分利用网络特点,构建“参与型”的德育模式。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信息的内容丰富而繁杂。网络媒体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实时性的特征,这些都给置身其中的人带来强烈的参与感。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者有更充分的自主性,而这恰恰可以改变过去一味灌输的单一形式的道德教育。“其实这种网络非中心化的特征正有助于平等的交流和互动的沟通,能促使教育者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工作方法,更加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以引导。”学生们对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校园热点问题,往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其观点和见解,并在网上展开讨论、交流。对此,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利用网络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内心的变化和反复,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利益要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提高教育效果。
  (三)丰富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针对网络环境,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德育内容进行深度开发,注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与时代性,使网络成为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的资源库与实施平台。此外,从新的视角找寻各类德育内容资源之间协同合作的融合点,整合各类德育资源以形成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例如,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适应能力;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能力。
  面对网络中不断崛起的新媒体,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大众媒介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可以分成人际传播方式、组织传播方式、大众传播方式等。网络作为大众媒介传播,内容良莠不齐,有的大学生不能很清楚地辨别与分析,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和影响,对自身的道德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当成为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网络已经渗透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点滴中,因此,互联网不只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深刻改变着当今高校的道德教育,更促进了高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整体性转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其领域、方式及手段上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和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春义.网络条件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5(3).
  [2]李春燕,陶喜红.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J].学理论,2011(4).
  [3]耿明霞.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刘.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2(3).
  [5]朱彩萍.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J].甘肃理论学刊,200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47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