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在“说题”中走出“题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的初中科学习题教学往往是以学生做教师讲为主,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机械的练习,深陷在“题海”之中。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应该是枯燥的、简单的以及被动的听讲为主的学习形式,而应该是主动的、充满生命力的学习过程。”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身实践、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科学习题中的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说题”教学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走出“题海”有效措施。
  【关键词】学生“说题”教学法题海解题能力 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教师有这样的抱怨:这个习题上课时已经讲了好几遍,可是还是有不少学生做错,真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其实教师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已经讲了好几遍了为什么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问题是不是在我们教师身上?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师讲题的方法或者教学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听教师讲解习题,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而缺乏主动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讲再多的遍数也只是做无用功。而学生“说题”教学法是让学生习题讲评课上进行“说题”,在课堂中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能让学生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思考,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所谓“说题”是教师和学生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一道(或一类)习题解答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以下就是笔者对于学生“说题”教学法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学生“说题”教学法的意义
  1.充分体现初中科学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说题”教学法体现了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平时学习科学的过程往往是以做大量的习题为主,做习题时往往比较注重习题的答案,忽略了过程,所以导致有些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深陷“茫茫题海”,无法自拔。学生“说题”教学法能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让学生更加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从而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占据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教师则以引导和点评为主,学生会说的教师绝不讲,学生不会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不能出现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情况。教师看似变得“轻松”,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精心专研教材和教法。
  二、学生“说题”的基本内容
  学生“说题”的内容主要包括说条件、说知识点、说解题思维过程(即思路)、说习题的规律、说习题的其它解法、说语言表达、说情感和价值观等等。下面笔者以一些习题为例讲述阐述“说题”的内容和要求。
  1.说习题的条件
  在说题训练中,不但要让学生找习题中的直接条件,更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习题中的有用条件或隐含条件,根据题目的要求对解题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快速地找到相关信息,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
  例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一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小李将实验器材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时在c、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一下这个实验在做得时候需要控制的条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必须保持电压不变,知道了隐含条件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平时讲解习题的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说说条件,能让学生学会寻找习题中的有用条件,提高学生发现习题中隐含条件的能力。
  2. 说习题的知识点
  初中科学中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四百多个,不仅数量多,而却涉及范围广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大领域。当学生对知识点不熟悉时或者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往往感觉做习题比较困难。这时如果试着让学生说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不仅问题会迎刃而解,而且还能复习与其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达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说解题的思维过程(即思路)
  在习题课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把题目解出来,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把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4. 说习题的规律
  科学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或理解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而科学习题的解答也是有一定的规律,让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说一说解答习题的规律,有助于更好的答题,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
  例3、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然而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冲泡菊花的水煮沸的井水(弱碱性)煮沸的纯净水中滴有白醋煮沸的纯净水变色情况变浅绿色变浅绿色几乎不变色试分析,实验前该同学建立的假设是 。
  先让学生表述一下此题的答案:   ①菊花花瓣的变色可能与水的酸碱性有关
  ②水的酸碱性可能会影响菊花花瓣的变色
  ……
  接下去让学生尝试说解答这类习题的一般规律,先找习题中的“自变量”和“应变量”,此题的“自变量”为水的酸碱性,“应变量”为菊花瓣的变色,最终总结出假设应该包含“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关系,答案的通常格式是:“应变量”可能与“自变量”有关或“自变量”可能会影响“应变量”等。其实不仅是假设可以这样总结规律,问题和结论同样也可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一试。
  5.说习题的其它解法
  有些学生平时做题时像是在完成任务,匆匆忙忙的做题,做完了一道题,又赶紧做第二题。没有把做作业看成是复习基础知识的一种手段,这样只能在“题海”中挣扎。笔者认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说习题的其他解法,也就是“一题多解”,这是跳出题海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4、电灯L1和L2上分别标有“6V、3W”和“3V、3W”字样,现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保持不变的电源两端,恰好可以使其中一盏灯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学生常用的方法1:可以先根据公式P=U2/R求出两灯的电阻分别是12Ω和3Ω,根据串联电路等流分压的特点得两灯的电压之比为4:1,从而判断出灯L1正常工作,然后可以求出电源电压。适当的引导学生用其他更简单的方法来解此题。
  方法2:可以先根据公式I=P/U求出两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0.5A和1A,这样就能更简答的判断出是灯L1正常工作,然后可以求出电源电压。接下来可以将习题中的串联改成并联,让学生继续用多种方法解题。
  用多种方法解题不仅能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和加深记忆多条科学规律,熟练多项解题技能,同时有助于提高解题的信心,锻炼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多角度、全方位地看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说题”的主要策略
  1.合理选择“说题”内容
  学生说某个习题时,其内容及要求并不是需要面面俱到,而是应该根据习题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必须灵活确定说题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重点。如基础性习题主要是以说知识点为主;判断性习题主要通过对科学原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其重点应以说方法和说规律为主;应用性习题是培养利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践问题的能力,应以说思维为主;实验性习题是学生探索及验证科学规律,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主要以说条件、说思维、说语言表达为主。
  2.采用多种方式“说题”
  学生 “说题”时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为:独立说题、小组讨论说题、师生互动说题等,要根据不同的“说题”内容和难度来确定“说题”方式。如说知识点和说条件时可以采用独立说题,说习题的其它解法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说题,说思维和规律时可采用师生互动说题等,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方式“说题”,因材施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体现出“说题”主体的层次性
  3.精心选择学生所说的习题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要精心挑选习题,所选的习题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灵活性、挑战性”,习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说题过程中来。习题质量直接影响说题的质量,在必要时教师应适当的改编或原创习题,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学生“说题”教学法,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它能有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它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平时的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说题”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走出“题海”,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
  [2]在教学中应提倡说题训练
  [3]谈初中物理课说题的实践与思考
  [4]开展说题活动,助推生本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75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