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晓芳

  摘 要: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教育形式单一、载体单调,内容教条等问题提出教育引导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227-02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纷繁复杂,互相竞争,许多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上往往感到茫然失措,因而自身定型的价值观几乎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有着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同时又有着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与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现状
  1.教育形式单一,方法多以灌输为主。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但部分高校存在授课内容教条,授课方式单一、死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作为一般性的知识讲授,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在本次调研中,在“您认为以下哪种途径更有利于宣传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选择“网络媒体宣传”的占69%,选择“榜样示范作用”的占45%,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占38%,最后才是“课堂教学”占29%。在“您认为学校开展的哪类活动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影响最大”问题的回答中,61%的学生党员选择通过校园文化活动,27%学生党员选择了社会实践活动,11%的学生党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由此可见想要完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靠课堂讲授方式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拓展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
  2.停留在被动接受阶段,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说明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仅限于在比较粗浅的层面上,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统计,在“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的选项中,有85.4%的学生党员选择了“知道、了解”,但仅有27%的学生党员选择了“经过仔细揣摩,了解其中的内涵”,在“如果你看有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文明情况时,您会如何处理?”选择“上前制止的”占25.7%,选择“非常不满,但不会制止的”占65.3%,选择“装作没看见的”占9%。在“您认为身边的同学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的问题回答上,选择“是的”占39%,选择“没注意的”占44%,选择“不是的”占14%。从以上问题的回答上反映出目前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上升到行为认同的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没有很好地完成过渡,虽然对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排斥感但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将其作为只能停留在思想意识中的“观念”,而不是用来指导实际的“行为准则”。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还不够坚定。开展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党员能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但随着社会转型、贫富差距的加大、西方不良思潮的涌入,市场经济利益思想的影响等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给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你认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够继续适用于在当今中国”的看法上,选择“继续适用”的仅有49.5%,勉强占半数。在“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前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中,只有51%的学生选择了“坚决支持”,7.6%的学生选择“有所怀疑”,2.1%的学生选择“失去信心”,其余的选择了“不好说”。这反映出目前的“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务实化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还不够坚定。
  二、影响90后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因素分析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一方面,通过网络、新闻出版媒介、影视音像制品等渠道宣传西方文化价值观,降低我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侵略、文化霸权,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构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您认为以下何种因素对自己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最大的问题中,选择家庭教育的占61%、其次就是媒体信息占29%,可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何等重要。另一方面,西方新经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功利主义、西方人权理论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使一些大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表现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挑战同时也更加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2.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带来的冲击。面对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甚至出现混乱,对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的信心、信念受到剧烈的冲击。这种状况对部分大学生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学习目标、生活空虚、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的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3.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涉世不深。对党和国家历史以及国情尚不完全了解,再加上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领域战略图谋的影响,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混乱,突现价值冲突,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认为其更值得提倡,甚至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是纯正的,但是在“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上还有32.4%的学生选择了方便今后就业,22.7%的学生选择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8.9%选择了受父母或老师的影响。这表明这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将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发展,展现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存在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   三、教育对策
  1.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整合社会不同价值观念、体现不同层次人群的价值追求,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力量的主流价值观,以对抗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价值理念,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体的利益追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民族复兴大业的创造热情。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也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思想意志,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2.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打破对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的“灌输”模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组织开展学生党员”点题轮讲”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丰富、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优势,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的集成化手段,多层次、立体化开展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运用电子邮件和论坛实现党群的互动,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内容上尽量减少传统的理论说教,敏锐地捕捉适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议题,通过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飞信群等方式为党员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借此交流学习心得,宣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树立学习典型,以榜样教育的方式带动周围的同学自觉加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中来。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构建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等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的职责分工,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在这一动态循环系统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灵活多样的教育载体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的职责分工是,思想理论课教师负责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老师和班导师负责带领大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谢宏忠.大学生价值观导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周正艳.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6).
  [3]韦丽华.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8).
  [4]王桂兰,陈莉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J].光明日报,2011-06-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54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