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的整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书兰

   当前,中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很是薄弱,新课改必须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作为学校体育,它的实践性、群体性和互动性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他们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面性,进而学会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我们理应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 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1.教师要转变观念,清醒认识挫折教育的时代价值 当前,人们对体育及体育课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因此,当今的教师不能再像先前的“教书匠”,而要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迈进。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把培养健康有用、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我们教师追求教育事业的最高境界。
   2.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挫折情境 在进行体育实践课时,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设置相应的障碍,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课堂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挫折,完善自我。可以从气候天气、场地器材、技术要求和运动负荷、练习手段、机体状况、测验、竞赛等方面设置情境。也可针对性的设置情境,对于经常有成功体验的学生可设置难度较大的情境,让他们体验失败和挫折;对于经常有挫折体验的学生,要设置相对比较容易的情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忍受能力。
   3.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染熏陶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潜在的上进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宣传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经常提醒学生:人的一生都会遭受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这样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例如:在上课之前讲一位名人由失败到成功的事迹,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也可以从学生当中或平时的案例中找一些失败向成功转化的事例,让学生产生必胜的信念: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一次做不到,下一次一定能做到!当然,学生中的榜样更具现实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每个班培养一到两名体育骨干。体育骨干需要具备不怕吃苦、顽强拼搏、不甘落后的特质。有了现实的、身边的榜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有利于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
   二、 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把握恰当的时机 挫折教育时机的把握主要可从课前和课中来分析。在备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把握教育主题的切入点,处理好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切入问题。例如,在田径教学中,长跑往往是学生们最害怕和最薄弱的项目,而恰恰这个项目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最佳手段之一。训练前,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极点现象”的原理及应对方法,让同学们事先知道长跑中的痛苦感是正常的,只要咬牙坚持一会儿就会消失。同时向学生说明意志和毅力在长跑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只要意志坚强、训练得法,每个人都可跑完“马拉松”的道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视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根据事情的起因、时间、场合、地点、对象、影响程度等因素抓住机会,随机应变,将挫折承受力教育融合到课堂当中。一句不起眼的评价,一个很随意的手势、眼神,如果运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反之,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内容陈旧单调,或者过早、过晚,过多、过久,就会留下明显的说教痕迹,也就只能起到画蛇添足的负面效应。
   2.必须注意挫折的度和量 设置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也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不要让学生一次面临太多的难题。不要给学生设置无端的挫折;尤其不要随便否定学生。就事论事,在解决方法上多下工夫。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整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3.注意困难中鼓励学生 要让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战胜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4.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 要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学生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挑战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5.注意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学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在群体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秦南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914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