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教育如何突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红

  7月12-13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峰会以“从0开始,由1而生――‘互联网+’时代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长、教研人员、校长。
  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当前互联网+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本次峰会的举办者――《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女士、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兼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梁念坚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总工程师、网龙网络公司首席技术官毛新生先生。
  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
  记 者:我们看到中国教师报在区域教育改革上发力很多,您在调研中发现一二线城市学校和三四线城市学校使用的教育科技产品有什么不同?当前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对教育科技产品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刘华蓉:现在来看,全国的教育发展是特别不均衡的。我举一个例子,在贵州省的一个地方,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有些学生中考作文60分居然能得0分,这和发达地区相比是多么大的差距!
  也有人说,在这样的地方不要谈信息技术。前两天我去贵州铜仁,在一所城区的学校,有一个山东人给捐助了电脑,这所学校才刚有了电脑但还没有网络,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对老师在课堂上能有什么帮助?上海的嘉定实验小学,好几年前就人手一台iPad了。卢湾一小也是信息技术搞得很厉害的。我那天去了金山实验小学,课堂上老师拿着手机,在纸上画了一个图,一拍,屏幕上就显示出来了。这种小软件老师们都用得特别熟练。
  再看看我们偏远地区是怎么应用信息技术的。我去吉林的一所乡镇校,县里的教育局特别大手笔地给每所学校的教室花了2万元,配备一个大屏幕。听课时我听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大屏幕,后来老师不小心挪动了一下黑板,我才看到后面还有那么大的一个屏幕。后来教育局长跟我说,当时给每间教室是按2万元投的,现在后悔了。为什么?因为发现投到农村去以后没有用。没有用的原因,一是老师真的不会用,二是资源不好。其实大部分网络公司现在做的资源真不行。一方面我们传统教育肯定是要改变了。偏远地区的教育要往前真正有个飞跃,第一还是要改变课堂;在课堂改变的同时,如果能够把技术给它,它真的就是插上了一双翅膀。
  互联网可以把发达地方和偏远地方的距离缩短
  记 者: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致力于服务互联网+教育领域,对于技术变革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您认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于当前的教育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梁念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可以把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距离缩短。利用现在世界先进的技术,我们把对教育的解决方案带到农村学校去。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所农村学校,好像整个学校只有七八个学生,校长、老师、清洁工人全都是这一个人。这个老师如何教每一节课?英文怎么教,数学怎么教?对于老师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是有了4G网络,用我们的平板电脑,用我们的一些教育资源和材料,就能帮助那些农村学校的校长、老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我们先从课堂开始,希望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提供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习惯全都收集起来,可以做一些数据的挖掘,然后提供给老师或者是家长、学生。因为最有价值的就是教与学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可能有很多新的学习办法和新的方向会从大数据挖掘中发现。
  毛新生:从一个大家感同身受的痛点来讲,很多年轻的父母拼尽全力买一套学区房,牺牲了生活质量在小房子里陪孩子读书的时候,我觉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都觉得这个事情是不对的,但它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政府和学校努力在做两件事情:第一,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上去;第二,尽量让不同地区的教育有所平衡,这是他们的诉求。我们希望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跟教育做一些结合,来服务于家长和政府两个群体。虽然他们看起来是有着不同的需求,但实际上都可以受益于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最后让教育变得更有效率,质量更高,更公平。
  把教师变成教育设计师
  记 者:您认为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有哪些转变,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呢?
  梁念坚: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的做法。未来,互联网与教育有更好的融合,教师的工作就跟现在不一样了,教师会变成教育设计师。教师现在是讲课,讲完课以后就回家,但是以后教师的角色可能是一个导演,在课堂里面扮演导演,也可能不只是导演,因为编剧也是他。所以,未来教师的角色跟现在真的有点不一样。怎么让所有在课堂里面坐着的学生都能在一起做交流和互动?我觉得教师一定要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这个可能是对教师比较大的挑战,教书时间比较长的教师也许不太接受。华渔在做的事就是通过实干,先把技术做到位,帮助老师成为名师。那些名师更重要的是具备很好的教学能力。我们做的系统一定要连接到三通两平台,比如说,人人通其实就是我们的IM系统。把家长、老师和学生都放在我们的IM平台上,他们可以做很多交流。但光有平台没有内容也不行,所以,内容也要带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上。另外,我们觉得应该做一些教师培训,基本上在教育界懂技术的还是小部分人,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教育平台、培训平台,提供培训给老师,让他们可以用我们的生态系统,把工作做得更好。
  记 者:我们今天峰会的主题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市也出台了一个文件,即现在课堂的时间不局限于45分钟,可以长可以短,而且倡导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您能否描绘一下网龙华渔教育所创设的教育应用的场景吗?
  梁念坚:我们希望把我们的生态系统、工具都放在教师和校长的手上,他们觉得这个学校应该怎么去做管理,或者怎么做教学,就去怎么做,完全是他们的理念。因为学校不可能按照我们设计的模式来走,我们也不会扮演那个角色。我们主要是做技术、做平台。学校现在一堂课是45分钟,学生学习效率是很低的,特别是男生,你叫他45分钟坐在那里,他的注意力不会集中那么长时间。所以,现在我们一个知识点大概是5分钟,最多10分钟左右。学生们学完之后,教师给他们一些问题,和他们做一些互动。对于不同的学科,我们有很多支点,可以按照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来做,也可以按照每位老师不一样的需求来做。
  毛新生:发达地区的老师有他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和落后地区学校老师的需求完全不同。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知识点,一节微课一节微课地做内容?因为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的需求来做他们的课程。课程可能是一个PPT,也可能是一个视频,或者什么都有可能。我们会给他们很多工具,简单地说,老师左边是很多工具,右边是很多材料、素材、课例,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把课程做出来。
  互联网+教育需要一个推动和普及的过程
  记 者:网龙华渔教育从关注课程入手,支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相信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发生改变。您觉得互联网+教育会让学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毛新生:Google最近做了所谓的奥托学校,我认为它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这个尝试是什么呢?第一,它创造的是崭新的学校,是非常智能的学校,它的环境完全是信息化的。第二,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崭新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没有班级的概念,也没有课堂的概念。它只有一个目标,学生在学校里会学到各种各样的他该学会的东西,比如做人的方式,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它和传统的学校不是一个概念,没有那么强的时间观念和地理观念。在奥托学校里,学生主要是以项目活动为基础,随时随地地学习,很自由,很灵活。这里面新技术支持的是非常狂野的新的学校模式,我觉得非常有趣。奥托学校第一次把面向工业时代的学校、教室、课堂、课程、教材、老师、学生等等的概念全部打碎,实现了人们一直模模糊糊在谈论的理想学校。
  国内比如昌乐一中(山东)他们做得也不错;福州文昌区有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由打工子弟和一般老师构成的学校,过去五年来,在福州初中升高中一直排在第一名。靠什么?靠的就是先学后练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我们的系统里面就能予以支持。
  今天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模式要去推广,需要做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要和现有的老师结合,让他们一方面改变观念,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信息技术,并且能用起来,能产生效果,这就给他们插上了翅膀。这也确实有个推动和普及的过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990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