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把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2)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3)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4)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5)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6)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此,我们教师应如何真正把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教材,适当归类
  初中语文教材的六册书中,一共有18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妨把七八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列举出来。七年级上册《漫游语文世界》《成长的烦恼》《少年正是读书时》;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八年级上册《让世界充满爱》《走上辩论台》《怎样搜集资料》;八年级下册《寻觅春天的踪迹》《到民间采风去》《背起行囊走四方》。在这12次综合性主题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把它归类:学习成长类、爱国爱家类、传承文化类、室外活动类等等。通过对课本的归类,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如遇到类似的考题,学生就能信手拈来。比如: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1)请你设计自己的青春座右铭?(2)“青春的赞歌”。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3)班级要举办一次我为青春喝彩的主题班会,你打算如何开展,请写出活动程序?这短短的三个问题,我们与课本相联系的话,可以说完全与七年级上册的《成长的烦恼》相同,也属于成长类。这样学生就不会在考试中担忧了。因此,立足教材的主题活动是落实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条件。
  二、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
  我们常见的又很典型的成语故事、丰富而详实的历史资料、陶冶情操的传统文化,甚至左邻右舍的情感交融,这些都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很好的主题。从中我们可以把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把语文与历史融合起来,也可以把语文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在开展《月亮上的奥秘》活动时,我们也可以把它与物理学科结合,还可以请物理教师一起来开展活动,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在开展《做文明学生》的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把政治教师请来,请他宣传基本的法律常识。开展《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活动时,完全可以把人文、方言、宗教、生态系统的保护等融入进去,这是语文学科的大整合。总之,找准“契合点”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大胆探索,努力实践
  综合性学习能整合各种学习方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可渗透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这也为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提供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
  1.开展辩论会。比如:围绕“网上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利与弊”这一论题,你就可以让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做佐证。
  2.撰写小论文。如,围绕“气候与物种”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学生搜集历史阶段的气候,还要翻阅资料查看物种的分类。从而得出气候对物种的影响。
  3.写调研报告。如《中学生课外活动调查》,着重研究中学生在课外时间的活动类型,兴趣爱好,交朋结友等等,从而清晰反映中学生目前的价值取向,对我们有提醒作用。
  四、联系生活,感受体验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前提,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开展一系列活动的课程。不仅要体现对各种知识的整合运用,还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来有效开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要力求学生沟通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生活内外,用行实践,用心体验,用自己的亲身活动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解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欲望。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主题,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对待每一次活动。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许多学校和许多老师的课堂而言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值得我们去辛勤耕耘、积极摸索。要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教师思考和行动都还要继续,只有我们去思考了才有可能创新活动,只有我们去行动了,才有可能把活动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24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