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台阶》教学三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卫红

   语文课堂是“以学定教”的学习园地,也是“授之以法”的教学天地。笔者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活动中,向语文同行汇报了李森祥先生的《台阶》,在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中,从选题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定教,授之以法”的原则,呈现了一堂“语言为本,文化为真”的语文课。
   一、选题缘由――读《台阶》,体会情真、文美、意深之妙
   《台阶》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说。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来看,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小说以“台阶”为线索,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父亲”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己的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要强、勤劳又很谦卑的农民父亲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农民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坚韧顽强的人生历程。
   初读:感觉很真实、很真切,一下子激起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的情感共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父辈的形象,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形象。父亲的坚韧、勤劳,父亲的倔强、好强,父亲的渴望尊严,父亲的执著追求,甚至是父亲的老实、谦卑,都让我感动得流泪,既有由衷的敬佩、赞美,也有深切的怜爱、疼惜。
   细读:感觉这篇小说文字太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修辞,有的是真切的细节,质朴的描写,凝练的叙述,准确的用词,值得品味,值得赏析。
   品读:父亲的这辈子,对于父亲的结局,我又多了一份深沉的思考,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作者的情怀和创作意图……于是,我便有了上这节课的冲动,我决定用我的心去教我的学生,相信他们会沿着台阶一级一级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我和他们一起感动,一起思考。
   二、教学重点――教《台阶》,把握文体、形象、主题之真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可学的东西很多,一节课的时间到底我要教学生什么呢?本是初三的教材,可由于教学进度问题,初三学生已学完,只好用初二的学生。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对阅读小说这类文学作品的方法还没能准确把握,理解能力也不强,加之文中“父亲”的生活跟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太遥远了。于是我决定“用小说阅读的方法教小说”,由小说体裁入手,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抓住小说的核心――塑造人物形象,在阅读感悟和阅读质疑中掌握阅读方法,准确、深入理解文本。
   第一,指导方法,多层面学习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课堂首先从作者的小说集入手,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指出文本注解①的不准确的说法,既加深了学生对小说文体的印象,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接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通过简述故事,快速理清了小说的情节。课堂的主体部分是解读人物形象。最后以学生谈收获的形式总结学习小说的方法,多层面聚向,首尾呼应,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台阶”是小说的线索,我也把“台阶”作为这节课的线索,整堂课以“台阶的故事”、“台阶上的父亲”、“台阶下的思考”为主要脉络和板块进行课堂预设,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力生成拓展语文思维。
   第二,品读细节,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命脉和核心任务,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解读父亲的形象特点,并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我先让学生静心品读课文,走进父亲的世界,用心灵与父亲交流;动笔画出有关语句,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写出对父亲的理解。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逐步勾勒出一个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父亲形象。首先,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着朴素的生活愿景,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他立下了宏伟的夙愿,而且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成了心中的目标。其次,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质朴本分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聚沙成塔、寸积铢累,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再者,父亲身上又有着中国传统农民长期以来特有的谦卑心理。这些个性特征都蕴含在文中朴实的细节描写中,同学们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赏析、交流、点评以及老师的适当引导、点拨,一个生动而典型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从“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读出了父亲的兴奋,从“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读出父亲的对筑高台阶的向往和执著,从“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时归来” 读出父亲起早贪黑,创业的不易,从“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读出了准备时间的漫长、付出的辛劳之多,还有 “磕烟灰”“挪台阶”“尴尬的笑”“坚持要抬”“一担水都挑不――动!”等等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准确的动词、量词、特殊意义的标点符号、不同的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无不彰显着清新、独特的语言魅力。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言为本”的本真语文特质。
   第三,质疑探究,多元化理解小说主题。
   教材在编制单元时以“疑为学之始”为主题训练点,这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第九种读书方法。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读书时能够找出内容、语言方面看似矛盾的地方,再通过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分析,求得更好的理解,学会这种读书方法,方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各人先提出自己的疑惑在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特别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这样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发现问题的学力,而且训练了甄别和筛选信息的学力。再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让全班同学自由选择其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决其中的疑问,你疑我答,互相协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石板重量的貌似矛盾”“父亲的不自在、茫然若失”“台阶为题的原因”“造台阶值不值”……在问题的质疑与解疑中,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积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充分发展了语文思维力。    三、教学反思――思《台阶》,留有遗憾、困惑、期盼之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此,教学亦如此。小说文风质朴,人物谦卑,我的课堂也未加任何渲染,是一个本真的课堂,没有绝美的画面,没有动情的音乐,也没有过多的拓展,只是教给方法,力求像一个母亲一样扶着、放着,润物无声,引领孩子一级一级登上小说这座文学的台阶。
   然而,目标总是完美的,就像文中的父亲一样,满怀希望地造高了台阶,结果还是留下一些遗憾。文章篇幅较长,理解有深度,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我没有做任何指点提示,是想展示本真语文课堂。课上学生的发言不够流畅,思考不够充分,发言面还不够广,对父亲的形象理解不到位。因为学生分析得有些肤浅,我显得有些急躁,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或答不到位,时有抢学生话语的现象。另外考虑到时间问题,对有些同学的阅读感悟,未能及时向纵深引导,例如,某同学从“他的背是驼惯了的”一句读出父亲一辈子的辛劳,这里可以再深入引导,“驼背”一方面是父亲长期辛勤劳作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父亲始终谦卑的心里让他挺不起胸。这样因势利导,人物形象的解读就全面了。
   我在备课时,也存在着不少困惑。对小说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地域的价值倾向,需要不需要让学生领悟?《台阶》一文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弥漫着一种山区特有的文化风俗,例如:“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母亲治父亲闪腰的土方”;“谁家的台阶高,地位就高”等等,浸泡在这种文化汁液中的山民在生产、生活和心理文化方面都深受这种地方文化的影响和支配,左右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支配着他们一生的选择和人生目标的追求。小说中的父亲,由于自家的台阶低,总感到低人一等,下决心花上大半辈子的心血要建新房造高台阶来改变地位。而长期的心理文化压抑,使他“低眉顺眼”地过了一辈子,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谦卑的心理。因此,当父亲盖完新屋后,他的“手足无措放之地、尴尬地笑、在台阶上往下挪”。由于高高的台阶放不下父亲那颗浸透了谦卑心理文化的心,所以他没有获得幸福满足感,反而失落了。对这些深层次的探究,学生的理解应达到什么层面?是否要将十五岁的孩子的阅读感悟引向深入,上升到民族的高度?又如何将这样的理性思考和高度的提炼付诸教学过程?因为这样的困惑和疑虑,课堂上也没得到很好的实施。
   通过研究教案、录制课堂、反思教学,在网络教研互动过程中的省内外同行的指导,让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加热切的期盼。行走于本真语文之路,在学与思中仰望星空。
   周卫红,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34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