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假期语文作业该如何布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运丽

  假期认真阅读了《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一书,对第六章《另类作业串起教与学》情有独钟。书中写道:“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写作业?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作业设计本身看,内容和形式的单调无趣是重要的因素。有些作业即便是设计上注意了层次,但学生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加之作业又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也让很多学生对作业失去了信心。”作业该怎样布置,特别是假期语文作业该怎样布置引起了我的思考。
  寒假两次回老家朝阳林场,睹物思人,杜光华抗日故事、百家堡子惨案、打死鬼子坎的由来随着客车的缓缓行使而逐渐浮现在脑海。与此同时,杨靖宇、王凤阁等抗联事迹也如放电影一样浮想联翩。
  行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熟悉的老桥、河流、茅屋、乡人,如同开启了我记忆的博物馆。成长的点点滴滴,家乡的今非昔比不由自主地跃进我的脑海,满眼、满心尽是熟悉的味道,尽是幸福的流淌。情不自禁地有种冲动,想把这份回忆述诸笔端,想必它也能和迟子建笔下《年画与蟋蟀》一书相媲美吧!
  假期那个孩子不回爷爷、姥爷家呢?十多年沉淀的感情就是一篇最美的《回乡偶记》。情感的日积月累不就是成长的轨迹一吗?与其布置几篇《成长点滴总关情》《一个感人的瞬间》等作文,不如唤醒孩子的感知,写写能温暖孩子一辈子的真实生活。
  目前,学生所做的吉林教育集团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假日语文》虽然很系统,知识面也很广泛,但其中的课外文言文、现代文远远超过学生的理解水平,做这些习题学生的收效甚微。我们一直在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习语文,我希望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解放孩子,尤其是在假期,让孩子真正地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布置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作业。如找专家做专访,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励学生的正能量,唤醒学生奋斗的内驱力。若感觉学生找专家访谈有难度,就可以采访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了解家族的兴衰,感知世事沧桑,人情冷暖。
  走出家族、家乡的视野,我们还可以放眼我县民营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历程。叩开世界医药大门的华夏之子李一奎;放飞铁矿梦想的四方山铁矿矿长刘殿军;把握生命,创造医药传奇的王振国;坚守华夏药业的CEO华毓强等。他们追求梦想的执着,奋力开拓的气魄,情系桑梓的情怀,无不折射出他们内外兼修的人格魅力。若假期学生能走进他们,思想上与高尚的人为伍,相信学生会自觉地调整自我,承担社会责任,向着理想奔跑。
  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部分外出旅游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主动选择作业。如收集某名胜的历史传说、典故及游览所感等。
  我们教师不要只把目光聚焦在学生间接知识的获得上,长期机械训练,就必然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填鸭式的教育、追求分数的教育不仅是学生、教师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感知于心,发之于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唤醒,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当然这样的假期作业要想持续下去,除了学校能够坚持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很重要。只有教师、学校、家长真正从关心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类作业才能生生不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是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今年寒假熟读了《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特别是第六章《另类作业串起教与学》让我的思想豁然开朗,让我发自内心地疼爱孩子,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希望我假期作业布置的想法能与更多的语文同行交流,产生思想共鸣,共同行动,帮助我们的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我们找到教育的幸福。
  评语:作者以回乡所见所感为由头,以沉淀于内心的种种复杂感情为依托,想到语文老师应该真正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从假期语文作业布置的实效性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孙辉)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36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