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焊接结构》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娟 樊湘芳 郭棣彬 陈勇

   摘要:焊接结构是机械类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现有的本科教学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传授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工科学生的培养需求。依托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项目背景和科研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自主发展为最终目的,提出了以教师引导为前提、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为平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焊接结构;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14-02
   一、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以焊接为成型方法的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特种机械制造、交通、能源、钢铁冶炼、化工、建筑工程,甚至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均有建树。焊接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1-2]。据调研,本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从事焊接类工作的毕业生在核工业、能源、化工等行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为75%。其中,核工业方向就业学生主要从事前期设备安装和后期的定期检验与维修;能源、化工方向就业学生主要从事与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制造有关。此外,近两年汽车、船舶、钢铁行业对焊接与检测方向的毕业生需求也不断增加[3-4]。因此,学好焊接方向的主干课程《焊接结构》是从事该类工作的学生获得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的重要途径。但是,该课程内容繁多、复杂,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操作性强,传统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所采用的“教师讲授,学生听学”模式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所教授《焊接结构》课程的内容与高职院校相比较,课程涉及内容更加深入、更加细致,可研究性也更强,内容与技术理论知识衔接更紧密。为了适应研究型高等院校的教育特点,培养研究+技能型的人才,使学生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特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老师引导,小组成员合作、互助的情况下共同讨论、解决、完成任务[5-7]。这种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章节或者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目标划分小组或依据小组成员匹配分配不同任务。这样既能高标准、高效率、更有针对性、更灵活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学生在目标各异、小组异质小组中合作,既达到学习的目标,也充分锻炼了合作交往、共同工作的能力和认知。
  在教学试验中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推行同类型就业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专业知识,互相督促、竞赛,达到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实现个体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据此,本文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焊接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难改。本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因内容烦琐、复杂,涉及的学科较多,覆盖知识面广,老师迫于教学压力大部分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这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敢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只会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敢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从而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对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够重视。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在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是脱节的,不能很好地配合。而且,若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之间沟通不善,则很可能会导致课程进度的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降低课程的教学效率。
  3.师资力量不足。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队伍基本情况是理论型教师过多,实践型教师太少。理论型教师过于强调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涉及的实践内容非常少,不能列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佐证。实践型教师也只是过去强调实践环节,不能通过实践环节去梳理理论知识,实践教师不能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去解决问题。由此,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脱节。
  三、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表现的学生自主学习法。
  1.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自主学习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单纯的教师讲授改变为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充分地自学。其中的关键作用点在于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性学习。例如,在讲授“焊接应力”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对理论知识点进行讲授――如简单杆件应力与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部分――如焊接结构的设计分类及应用。学生通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者利用网络引擎等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地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反思,掌握各类复杂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不同变形原因,并且共同设计、完成实验课程――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及焊接残余变形的调整与控制,以巩固自学部分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既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还可以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查漏补缺,由此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质疑,有利于建立自己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这种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可或缺。
  此外,针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可以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提出典型案例和几个解决方案让学生们积极讨论,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的观点在进行积极讨论,努力达成一致意见,并最终确定最佳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示其他学生对这个观点是否有异议,同样,在小组之间也要采用这种相互激励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又能够培养其相互的合作精神。
  2.课程考核形式改革。鉴于《焊接结构》课程为考试课程,因此该门课程的评分方法是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的评定又包括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40%)、作业完成质量(20%)以及考勤(20%)。重视平时成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面。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在适当的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小组,对每小组分配一定的课程内容,学生就分配的内容利用各种工具查阅相应资料;再经组员共同分析、讨论、备课后,派出一名或多名代表进行课程讲授;教师对讲授情况进行总结后,再根据每个小组的综合情况评分。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查阅文献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加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在期末考试试卷中,除了对教材中所包括的基础与重要知识点的进行考核外,还可另增加20%的课外内容,让学生依据课本中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发挥。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这也对《焊接结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本着“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精神,通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法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日臻丰富与完善,期望能够寻找出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大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构建一种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为工科类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世辉.《焊接结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1):45-46.
  [2]方洪渊.焊接结构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张彦华.焊接结构原理:前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4]胡福志,闫瑞海,孔庆玲.高职院校《焊接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195.
  [5]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2):12-15.
  [6]王建勋,宋学平,郑复晓.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型课程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50-54.
  [7]成卫,陈昱光,肖海承,等.“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交通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1031-1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66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