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乾

  摘要:随着现代职教改革不断深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目前,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多是套用普通本科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亟需构建一套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指标体系设计科学、评价结果使用合理、评价机构体制运行效率较高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30-02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随着现代职教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当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普通本科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多是套用普通本科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在评价体系方面关注不够,因此,亟需构建一套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指标体系设计科学、评价结果使用合理、评价机构体制运行效率较高、符合高职教育实际发展需要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将对提高教师管理的科学性,激励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原则
  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评价内容比较复杂多样,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而且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与经验参差不齐,因此,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应突破以学生评教和教学督导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传统模式,构建由学生、同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督导教师、企业人员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发展性评价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不仅是对教师在一定时期内的教学质量的评定,同样是在充分肯定教师教学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与教师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1]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强调评价坚持发展性原则,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相互交流,强调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成长与发展。
  (三)针对性原则
  根据不同类别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其中,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质量评价,实训课及体育课强调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其效果的评价。[1]
  (四)信息化原则
  教师质量评价涉及到海量数据,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还是整理分析,都需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开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提高评价的效率,提升评价的实时性、动态性。
  (五)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教师教学质量具有复杂性、后显性、模糊性、综合性等特征,部分内容难以完全运用精准的量化标准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价,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的内容
  (一)评价主体的选定
  1.学生评价。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接收者和体验者,自始至终参与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最能客观也最有权利地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授课质量。[2]
  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评教和学生信息员评价。学生评教主要是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组织全院学生在对每一门课授课老师进行评教。学生评教具有参与力度强、覆盖面广等优点,但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能力有限,而且容易受到人情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信息员评价是由学院遴选出来的学生教学信息员,由思想品德好、学习优秀、实事求是的学生担任,每班一名,再由学院组织培训,主要从事教学一线信息收集、信息反馈的工作。学生信息员的评价具有评价质量较高、评价反馈及时等特点。
  2.督导教师评价。督导教师具有深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来源于学院教学、管理一线,他们能够深入剖析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同行教师评价。同行教师一般是指本学科或者邻近学科的专家、学者、教师等,他们专业知识丰富,技能比较熟练,对于同行教师的教学开展情况比较了解,同行教师评价可以采取相互听评课的方式进行,但是容易受到人情等因素的影响。
  4.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参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教务处管理人员、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等,他们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服务者,深度参与了教师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一方面作为落实各项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2]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把要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各层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划出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标准,从而使许多模糊的标准变得科学、合理,避免人为的干扰。[3]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应该坚持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动态性、时效性、直观性和整合性等要求。
  评价指标的导向性。评价指标要成为教师在不同时期努力的方向,而不仅仅要成为判断教学质量的标准。
  评价指标的动态性和时效性。一方面,不同时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不同,评价内容和侧重点也就不同;另一方面,评价实施后,需要根据评价主体和被评价教师的反馈,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调整,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价指标直观易懂。评价指标必须是可以测量的,而且描述直观易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公平性。   评价指标的整合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多样,评价主体多元,因此构建的指标体系也是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三)评价的实施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评价实施前,需要对评价的指标及方式向全体师生进行宣讲,解读评价的意义和要求,提高师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其次,规定同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次数,并覆盖到全体教师;学生评教与期末成绩查询挂钩,力求所有学生参与评教;督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对部分表现比较优秀的教师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教师进行重点督导。
  评价实施后,将各类测评数据进行汇总,由不同的人分别录入教师评价质量软件系统,由系统完成最终的测评结果。
  (四)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一方面作为教师进修培养、职称评定、津贴待遇等方面的依据,另一方面分析教师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督导或校内培训,帮助老师改进教学质量。
  建立免检制度,对于连续几年评价优秀的老师,只要学生评价达到一定标准,就不再组织其他方式评价。建立分级评优制度,根据评优结果建立分级评优制度,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向更高的级别迈进。[3]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的运行机制
  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是保证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首先,应该成立独立的教师质量评价机构。目前一些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机构,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挂靠在教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二是工作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学工作的督导、学生评价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后续的教师培训并没有纳入到工作内容中,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成立独立的、涵盖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档案管理的多功能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构。
  其次,明确教师质量评价机构的职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应负责制定评价指标,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以及教师培训活动等。
  最后,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规章制度,以制度化的方式开展教师教学管理评价活动。
  参考文献:
  [1]艾纯志,杨凤翔.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与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90-92.
  [2]艾纯志,杨凤翔.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
  [3]徐薇薇,吴建成,蒋必彪,龚方红.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0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11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