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大班级英语口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口语教学一直是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班级规模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情况下更难进行。要搞好大班级的英语口语教学,我们英语老师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关系;兴趣;心理;形式;环境
目前,根据大纲的要求,英语的教学目的由以前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然而使很多英语老师感到为难的是,目前的教学条件和环境真的是不利于做到符合大纲的要求,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英语老师的教学:(1)学生学英语的时间少,一星期安排五至六节课,一星期不足五小时学习外语的时间;(2)英语是一门语言,而学生课外完全没有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环境;(3)最使大多数英语老师,尤其是中小城市、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英语老师头痛的是大班级英语教学,按大纲要求初中教学最多不能超过五十人,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六七十人是普遍存在的,七八十人也很常见。这么多的学生,使每周每生个体化口语操练时间达不到1分钟,这样使英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感到举步维难,而后终于知难而退,又回到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为目的的老路上去了。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尽管班级学生几乎都超过了七十人。学生多,任务重,但笔者仍坚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由此初步探索出一些经验。
一、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喜欢这个老师,他一定会喜欢这门课。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如果学生喜欢跟你交流,他一定会有学好这门课的欲望,他上课的积极性一定高,到时他不想学好也难。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而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就迈向了成功,无论班级大小,学习英语的氛围也会越来越浓厚,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打破学生讲英语的心理围墙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有的学生被叫起来加答问题或进行对话时,总是吞吞吐吐,事实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大众面公开演讲,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还要克服心理障碍。在大班级中要当众说英语,有的同学甚至这样形容英语课上被提问时的感谢受―比死还可怕!
为了克服学生说英语的障碍我是用事例耐心的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说好第一句英语。我向他们介绍很多人的学习经验及其“疯狂英语”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忘记一切顾虑地将英语说出口,且大声地、不断地重复。对一些简单的对话,我会有意识的组织学生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练习,而且一次比一次大声,一次比一次快,久而久之多数同学都敢开口了。
三、课堂操练形式多样化、趣味化,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
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会使学生厌倦。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操练的形式也要多样化,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
长期以来初中课堂瞠学生操练口语的形式有:“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和 “role play”几种形式,这几种形式是有益而且是必要的,但这些操练形式要么过于单调,要么平均操练的时间太少,要么操练的对象受限制,这些缺点在人数众多的大班级里就更为突出,这样就容易挫伤学生练习英语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练习的效果,因此,老师应尝试更多的操练形式。多年来我都会采用“class work”,这能打破座位的限制,让学生自由的在教室里弄寻找操练的对象,学生气氛热烈。
我还经常会安排学生课前用英语讲故事,背课文。每上完一两单元后会抽出一节课作为口语课。首先我会布置他们先准备好哪些内容,通常是刚学过的,让他们先背熟、练熟,到时他们就胸有成竹,就敢于大胆的表达出来,慢慢地他们想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都想在大家面前一展自己的风彩。有时我也会让他们先背好一篇文件章,然后以英语接龙的形式,以达到大家都要张口。这种口语课多年来学生的反馈都很喜欢。其实这种课的益处很多,既培养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又巩固了新近所学英语知识。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我们周围整个世界进行教育
我们的学生都处于非外语环境中,而班级人数众多,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时间就更少,使学生容易产生遗忘。这就要求英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范围广、信息量大的学习环境。
英语是一门语言,老师们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虽然是处在大班级的情况下,但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尽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英语口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