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涛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当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面对目前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否适合数学学习;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应为多少人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哪些高中数学内容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合哪类学生学习。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05-02
  一、引言
  鲍建生在《聚焦课堂》一书上写到: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从美国引进来的,至今仍受国内一线教师的青睐。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等并且激励主动学习。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思维的碰撞。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一位学生可能很难想出所有的解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快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其次,通过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高中生对专业数学语言和符号的良好表达。最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目前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是针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但是,目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出现了异化现象,许多一线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流于形式。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对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二、小组合作学习简介
  (一)小组合作学习相关涵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
  美国合作学习的主要创始人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美国的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团队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团队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王坦是我国研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含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以团成绩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为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
  (二)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为基础的。
  三、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异化现状
  通过与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交流发现,在实际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不容易,也不容易驾驭。针对数学的学习特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考升学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一方面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另一方面只要求高分与升学率,并将之作为评价优秀教师的唯一标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改变教学方法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想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又担心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数学教师一般只会在公开课上把小组合作学习当做表演来吸引大家的眼球。根据调查,目前黄冈地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呈现以下问题。
  (一)数学教师自身缺乏小组合作技能
  有些教师误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他们喜欢一遇到探究问题就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然而有些数学问题需要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换意见,而不需要一开始就进行讨论。几乎全部的高中数学教师接受和接触的全是应试教育,所以对于如何确立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位置,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避免将学生框入自己的思维框架,还缺乏经验,再加上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或机会参加专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专题大会,不能学习掌握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技能,也增加了其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的难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流于形式
  一般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讨论,时间到教师就开始讲课。这样如果硬性规定讨论时间,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浪费课堂时间。让虚假的合作学习方式代替了思考,不符合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指导,教师干预不科学
  有些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没有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只注重知识的的讲解,而忽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教师没有到小组里面去观察学习情况,忽视后进生的指导和引导。
  有些老师一遇到探究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那个过程中,教师什么都不做。而有些数学教师表现又比较过激,会过分干预某一个小组的合作讨论,以至于会打破这个小组原本的想法。教师如何正确干预小组的合作需要我们的思考。
  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起的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否适合数学学习
  在语文或者英语的课堂上,针对文科的特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确实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的有用呢?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利于独立思考。   (二)小组合作学习适合哪些学生
  中国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像外国的高中生那样善于交流,他们也不像小学生那样活泼。当老师让他们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问题时,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会依赖同伴的思考。
  每位学生的反应能力也不一样,学生总是有差异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当有的学生还没明白是什么问题时,反应能力快或者基础好的学生已经有了答案。那时候,相信仍有不少的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或者还有人没弄清楚问题,可是既然已经有了结论,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便觉得已失去了再讨论的必要,于是在没有自己思考的情况下接受或是附和了别人的观点。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素质,因此我们要看目前的高中学生是否具备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如果在小学或者初中没有经过小组合作方式的培训,那么到了高中就很难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想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接受,效果肯定也不好。
  (三)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数量和质量
  针对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确定多少人为一个小组才能创造最大效率。一般地以4-6个人为一个小组,但是实际上到底多少人为一个小组是合适的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在确定小组人数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小组成员质量问题。到底是同组同质效果好还是同组异质更佳,这也需要我们的实证研究。最后,还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任务,学生之间分工要明确。
  (四)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适合所有的数学内容,即使是探究部分的学习内容,也不一定是让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有时候需要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比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合作讨论效果更好。因此,我们要思考哪些高中数学内容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哪些内容不适合。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合理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教学方式的改变,适应并能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总体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鲍建生,王洁.聚焦课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1-11.
  (责任编辑 全 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91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