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理养成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云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学生未来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尤其是在刚起步的小学教学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培养;学习习惯;小学数学;分析
  一、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对数学的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半途而废。所谓的学习习惯就是一种行为的自主倾向,其行为的发生与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个体发展又随着不同的时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每一阶段都有其重要的特征。但是,心理特征发展有重要的关键时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3~5岁,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8~12岁。如果错过这样的时期,就会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对学生后期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是导致各种原因发生的因素,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注意思考等。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可塑性极强。教师要适当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改变不良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问题要“巧”,且要留“香”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询问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来为下一节课堂教学内容做铺垫,也能促使学生一边思考问题,一边有效地复习下一节课堂教学内容,也适当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三个相同的小数,提出问题。比如,“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那么这几个小数的得数是多少呢?”学生踊跃回答,教师又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这三个相同的整数中,随便取一个乘以三呢?”学生回答:“可以。”再问:“这个数带上小数点怎么办呢?”教师随后就可以带出主题:“接下来我们学习小数的乘法。”通过这样知识点串联且带出悬念,如此提问是在学生巩固本文知识的基础上,再次设置探索新知的“悬念”。
  参考文献:
  彭丽梅.浅谈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015(24).
  编辑 王团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44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