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声声慢 》的两种英译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中华 江玥 杨东英

  摘要:中国传统诗歌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歌能以简单的词句表达出悠长缠绵的意境。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虽然词数不多,但语言表达非常具有特色,富有意境,吸引着许多学者的进行翻译。本文选取了许渊冲和林语堂的两种译文从美学角度进行了简短的赏析。
  关键词:《声声慢》;美学;翻译批评
  1.李清照与《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与之志趣相投的丈夫李明诚也病死在任上。此时,年仅50的李清照孤单一人,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尽尝了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悲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以其深沉凝重、哀婉凄苦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的开头用七组叠词,虽只字未言愁,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声声是愁,而其后的“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用暖后的寒冷和满地的黄花表达作者凄苦的哀愁,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虽未言愁苦但却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哀愁。结尾仅用一个“愁”字概括,欲说还休,更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2.翻译美学
  1750年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鲍姆加登在著作Aesthetica中首次提出创建“美学”。美学的原义是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感性,也称感觉,指人的感觉、情感、想象、幻想和直觉等活动。而审美与艺术同这些感性活动紧密相连。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而中国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西方的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模糊、朦胧及总体”表明逻辑消失,意境却显豁,理性隐形,文采却斐然。翻译家们在翻译中都在追求着这种翻译美学,如:翻译家许渊冲提出的“求真是低要求,求美才是高要求”“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说等。中国的诗歌用简短的语言表达着深刻的含义,在翻译中也更需要美的阐释,这正与许渊冲提出的“三美”理论相符合。
  3.从美学角度对比《声声慢》的两种译本
  美学在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意美”再现出原文的意境之美,“音美”指译文符合原文的节凑音韵感,“形美”主要指的是翻译成的译文的行数、分节及押韵是否与原文的行数一致或相协调。本文将从美学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三个角度分析许渊冲和林语堂对《声声慢》的美学翻译。
  (1)意美
  翻译中国的诗歌最重要的是传神,表达出作者欲说未说的内容,并赋予美感。首先,就题目而言,许渊冲讲题目译为“Slow Slow Song”,林语堂译为“Forlorn”,许渊冲用两个形容词叠加表达出了原文的沉闷凄凉的基调,而林语堂用“Forlorn”则既表现出了人的孤苦伶仃又表达出了作者生活的荒凉孤独之意。许渊冲在翻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时译为“How hard is it,/To keep me fit/In this lingering cold!”,其中“lingering”的用法非常地贴切生动。“Linger”本意为“继续逗留,留恋徘徊”的一种状态,用这个词可以影射出作者悲凉的心态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了“乍暖还寒”的意境。许渊冲在翻译“三杯两盏淡酒”时译为“By cup on cup,/Of wine so dry”,三杯两盏淡酒中的“三杯两盏”并不是确指,并不是就指的是三杯酒或者两盏酒,作者用不确定的数词,还表达的是就算是酒也解不出作者心中哀愁的意思。所以许渊冲的“cup on cup”非常的传神,这样外国读者也能很容易理解。林语堂在翻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时译为“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Keeps on droning/Pit-a-pat,Pit-a-pat!”,其中“点点滴滴”,译者使用了象声词可以把雨水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2)音美
  《声声慢》这首词的开头部分一连用了七组叠词,虽只字未言愁,但却奠定了全文愁的基调。对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翻译,许渊冲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译本采用了“AABB”的韵脚,读起来发音效果与原文又很多相似之处,翻译的译文非常地巧妙。林语堂译为“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林语堂使用排比句式和头韵的方法,连用七个形容词,而且一个比一个感情更强,最后用“dead”做到感情上的升华。这两种译本节奏感都非常强,贴近于原文,又充分展现出了原文的意境,也便于读者接受理解。
  (3)形美
  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翻译中国诗歌时非常难以做到在形上的对称。汉语的诗歌在译成英文版的时候也应符合英文的表达结构,可以采用英文的诗歌押韵方式,也可以按照原文的的形式,做到与原文形式一致,但是不能既采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又采用英文的表达方式,这样会不伦不类,也不会做到诗歌翻译的意境美。在《声声慢》中,林语堂在诗歌的开始一连用七个不同的形容词,构成排比句式,这些形容词都以“d”开头,词语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最后用“dead”结尾,语气得到升华。许渊冲在翻译这首诗的时候采用了增译的方法,添加了一些主语谓语,以充分满足英文读者的需要,更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出版,1991.
  [2] 潘家云.声声慢翻译赏析与试译田[J].外国语言文学.2003(3).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山[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 林语堂.扬州瘦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66619.htm